林靖峰说:“我们认为对外的办公室、书房应该摆在屋前,较私密的客厅和卧室则推到屋后,厨房算是一个半公私的空间,这么一来送货员或客户来取货时,不用进入和看到私密的生活空间,顶多穿过厨房直接到办公室取就是了。”
设计师取到照片后,发现摄影师没有拍到屋主的睡房。这不是一件坏事。正如设计师所说的,把私密还给屋主。毕竟这六周,新加坡人都宅腻了,反而想多看外面的风光。
家居
能自由移动的活动墙壁让客厅变出至少四种空间:拉上玻璃壁板,就隔开一个独立而宽敞的客厅。敞开玻璃壁板,客厅即刻连接厨房,连成一个通畅、宽敞的开放家居空间。将客厅中间的不透明壁板拉上又能瞬间割出两间房来,将来迎来第二个孩子时,可作为孩子的睡房。设计师还特地在墙的两端打造收放玻璃壁板的小壁橱,玻璃门敞开后可以收纳起来,完全看不到壁板,让空间显得更简洁干净。
他补充:“随着全民居家办公,我们家里的空间更应该公私分明。一个公私不分,让你脑筋24小时都活跃,不断地想着工作的家会造成心理负担,是极危险的。在这个时刻,我们应该把家的某个地区永久地设为工作用途,不要让工作闯入休息、放松的空间。人们可以考虑在家设不同的‘工作站’,譬如在凸窗放几个枕头坐垫,或许思考怎么躲进厨房、卫浴间办公、开个小会,也可以考虑不同高度,可以坐着、站着的办公方式。不管怎样,我坚持睡房应该是家里完全私密的空间,不该用来办公。”
阻断措施规定国人“宅在家”,没要紧事足不出户,也让居家办公/学习成了“新常态”。疫情尚未明朗,看来曾经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办公室在短时间内是“回不去”了。
在家设不同的“工作站”
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设计师林靖峰与执行设计的队友李慧玉认真地思考如何规划出“公用/办公/公事”和“私人/不对外开放”两大功能区块,最终决定把BTO现有的墙全部敲掉,重新划出不同功能的界线。
重新划分不同功能的界线
这个93平方米的组屋是一个极好的示范。他说:“所谓居家办公不表示人们关在家里打开电脑就是了。长时间内,我们必须考虑到,家里若有不同成员同时在办公、开会、网上学习的时候,该怎样才不会干扰、影响到彼此?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一个家必须要有能够间隔开来的不同空间。我们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组屋的空间因为如此灵活,才能让它兼顾到屋主公与私的不同需求。”
这间位于宏茂桥的四房式组屋将居家办公的功能融入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成了这“新常态”最好的应对方式。主导这空间设计的设计师林靖峰说:“回望这个设计,我们事务所发现它回答了许多这‘新常态’所抛出的疑问。”
屋主和设计师当然没有先觉,并不知道全球将被这场冠状病毒疫情重击,公私生活都被搞得天翻地覆。组屋是在2019年初完成设计和装修。这对育有一个3岁儿子的年轻夫妇当时正开始经营自己的网购业务,找来本地索立设计研究室(Asolidplan)为他们打造一个既能居家办公,打理网购生意,存放货品,又能住得舒服惬意的安乐窝。
拐过厨房,内里的客厅豁然开朗。这是个绝对灵活的空间,能根据屋主的需要、心情、场合隔成一半,也能完全盖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客厅。女主人在烹饪时,孩子必须时刻在她的视线内,壁板做透明玻璃设计,能随时看到里头的动静,也能把阳光引入厨房。
一打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做小弧度处理的办公室半透明墙。所使用的材料是塑料板,才能拗出这好看的曲线。半透明的塑料板既能将办公室隔成一个自成一格的空间,又能透光,让厨房显得明亮宽敞。厨房用大片午夜深蓝和黄铜边的色泽装潢,左边墙完全铺上落地镜片,隐藏防空壕,第一眼不见为净,第二是放大空间感。延伸出来的中岛式厨房采用碳灰色处理,台面下也铺上镜片,这游移公与私之间的色系和设计,让厨房既能煮食、用餐,同时也能作为办公、会议的空间。
负责装修这间四房式组屋的设计师把现有的墙全部敲掉,规划出“公”和“私”两大功能区块,将居家办公的功能融入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无心为之,却成了居家办公/学习“新常态”下的设计范本。
林靖峰说,这场疫情、居家办公、社交距离直接挑战“开放空间设计”,他认为在下来的日子,屋主应该开始探讨的是如何在家中打造“灵活空间”,也就是能灵活开放,又能随需而分割、关闭起来的家居空间。
灵活多变的空间
Asolidplan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