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时间
有亲友在中四会考班,就感受到沉重的分数和成绩压力。据她说,校长一度亲自走访每一班,公开所有人的分数,说是要激励大家加油。考完试后,老师也直接公布分数。过去是传召同学上去,各自看电脑屏幕上的分数。后来嫌麻烦,干脆把分数打印出来,让大家传阅和签名,最后甚至直接钉在墙上“贴堂”示众。
为了拼成绩,老师工作量很大很辛苦,家长和孩子也非常累。要落实少教多学,家长和老师需要给孩子快乐的学习空间,一同想办法少拼成绩,多学思考方法、启发学习态度、塑造团队分享的品格。
资讯日新月异,很快就落伍,但方法、态度和品格,一旦学起来,肯定终身受用。只有铁了心少教资讯、少拼成绩,才有办法花心思探索,该如何多长知识,多学智慧。
三天前,我骑脚车载念小五的女儿到同学家玩。这对同班了两年的好友,今年分班后只在高华班碰面,两人分外珍惜彼此。最近来自日本的女孩传“邀请函”纸条,约小女上门聚聚玩耍。
我不禁想到,当年高中会考前,我读的理科第一班表现令人担忧,中学校长“三顾茅庐”我们班,口中没提半句分数,却循循善诱鼓励大家认真应考,把命运握在手里,争取生涯规划的主动权。
我听来的,包括选修三项理科(Triple Science,指物理、化学、生物)的顶尖学生跟同学说,选修综合科学(Combined Science)的人很笨。
教育部推动“少教多学”方针已多年,希望减少内容数量、加强教学质量,也点燃学习热情。这是一个好理念,但需要各方配合才能落实。否则,老师少教但“加”功课,家长让孩子在补习班“多学”,最后也是枉然。
上大学后,我也很幸运遇到几位好教授,课堂充满茶馆般的对话,借着谈古论今、对照经典和现况,刺激思考和独立求知。
还有,数学失手勉强及格的优秀生,在不及格的同学面前痛哭。有同学“安慰”说,不然去跟校长建议换老师。
我听后傻眼。公开谈论、传阅或张贴分数,固然比较方便,也能鼓励考得好的人,但考得烂的、失手的,怎么办?要找个洞钻进去?它带来的比较心态、“羞辱”效果,不可小看。
修综合科学的人很笨?
有些科目没公开分数,学生们到处打听“最低分多少?是谁啊?”以确保自己不是最差……
三小时后回去接女儿,看着两个女生脸蛋泛着小梨涡,笑盈盈挥手,依依道别,我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校方重视分数和成绩,学子自然上行下效。
校长也不时安排作家、画家、学者、政治领袖,来跟全校演讲交流,接受现场提问和对话,以开拓视野,启发心智。他还规定,全校每天定时早读早操,以培养阅读风气、打造强健体魄。
望穿秋水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两人分享着零食饮料,尽情玩了好些女孩的游戏。
我从来不在意孩子的成绩怎样,只希望在求学生涯能交到三五知己,乐在学习,并学会分享,那就很好了。
这个简单的希望,有时看来却像是个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