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事展览馆由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耗资500万新元打造,通过互动和具启发性的方式,叙述新加坡海事发展的故事。展览馆于2012年9月开幕,入场免费。
现在,浮尔顿水船楼的中文名称已改为“富丽敦船屋”,建筑内设有提供现代欧式佳肴的餐馆1919 Waterboat House(门牌#03-01,电话:+65 65389038)、纪念品店、租借电动踏板车的商店等。
既然旗帜代表商船的目的地和食水需要,理应只挂在船上,为何山上旗杆也有这些信号?由于这方面的史料不多,没有人清楚旗帜的确实使用方法。曾带领海事历史导览团的导览员林祥盛推测,这可能是为了让在码头的商人,提早准备好货物或食水。
富丽敦船屋 (旧称“浮尔顿水船楼”)
现在,红灯码头与海关大厦都归入了2010年开业的富丽敦海湾酒店(The Fullerton Bay Hotel)。红灯码头已改成高档餐饮区,屋顶的拱形结构经修复后,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起巨型水晶吊灯,营造奢华氛围。访客可在这里享美食、喝咖啡,欣赏濒水美景。
访客现在参观莱佛士台的灯塔时,会发现塔旁竖着一根15米高的钢铁制旗杆,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信号旗帜。原本的木旗杆于1825年就竖立在福康宁山上,但在二战时期被日军拆除,相信是因为担心旗杆容易成为联军的轰炸目标。新的旗杆与仿制的灯塔同时建造。
为了增加水船楼的功能性,建筑师在水船楼后面加盖了一栋玻璃房。玻璃能给人现代化的感觉,让水船楼增添新气息。
另外,展览馆也辟设名为“后记”(Epilogue)和“生活馆”(Living Gallery)的两个空间。前者提供关于海事业的资料和出版物,方便学生和公众翻阅参考,后者则用来举办工作坊等活动。
福康宁山由几条公路围绕,要前往灯塔所在的莱佛士台,可从禧街(Hill Street)入口处步行上山。入口处就在旧禧街警察局(Old Hill Street Police Station,地址:140 Hill Street)旁边。最靠近的地铁站是克拉码头(Clarke Quay)。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早上9时至下午6时(星期一不开放,除非逢公定假日)
收费:入场免费
电话:+65 63255707
早期新加坡没有高楼大厦,从福康宁山往下望,海港全景一览无遗,因此山上是设置灯塔的最佳地点。1937年建造旧的最高法院大厦(现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建筑之一)时,建筑师就曾仔细计算大厦穹顶的高度,确保穹顶不会遮挡福康宁灯塔的灯光。
新加坡海事展览馆
开埠近200年的新加坡,蕴涵丰富的海事历史,现在它已是世界最繁忙的海港之一。海事与新加坡的发展和新加坡人的生活,一直息息相关,因此要认识新加坡,不妨也从海事历史与故事开始……
水船楼当年由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Swan &Maclaren所设计,共有三层楼。它具有装饰艺术风格,外观有非常独特高雅的曲线。建筑顶层的瞭望塔由玻璃构成,犹如一艘航行中的船只。
新加坡河口的地标之一红灯码头(Clifford Pier),当年是每一名远渡重洋的移民,登陆新加坡的地方。它建于1933年,取代原有的庄士敦码头(Johnston's Pier)。红灯码头建筑属于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格调简约,屋顶由多根混凝土拱形桁架承托,是上世纪30年代盛行的无柱建筑结构的例子。今天这些建筑特点仍获得保留。
富丽敦酒店大厅一处就设有展厅,展示新加坡与富丽敦建筑群的历史和相关文物。富丽敦酒店与富丽敦海湾酒店也分别提供The Fullerton Monument Tour与A Maritime Journey Tour免费导览,带领访客参观酒店与邻近受保留区,而后者即是侧重讲述新加坡海事历史的导览团。参加导览团可预先上网报名:http://thefullertonheritage.com/tours。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周建起了许多高楼大厦,福康宁灯塔被浮尔顿大厦(现富丽敦酒店)楼顶的灯塔所取代,并于1958年永久熄灯后拆除,新的灯塔是在2002年仿造的。
展览馆的儿童活动空间,让小朋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不同的制服了解海事业。此外,这里有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小朋友借此认识新加坡海事业活动,例如通过叠集装箱的游戏,认识到船只不能超载的重要性。
说起海港,人们会联想到大轮船与堆叠成山的集装箱。其实,海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密切的关系。新加坡人每天使用的各种物品与食材,许多都是通过海运进口的。不同的货物根据性质分类,由最合适的集装箱运载,以便保质保鲜、完好无缺地运抵新加坡。海事展览馆内就有一个由20英尺标准集装箱布置成的展区,让访客了解海事与民生的联系。
浮尔顿水船楼原是海事公司Hammer & Company的办公楼,这家公司主要为进入新加坡海港的船只提供淡水。新加坡港务局(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前身)后来接管了这栋建筑,并继续提供这项重要服务,直到1990年为止。
目前坐落在福康宁山景点莱佛士台(Raffles Terrace)的18米高白色灯塔,是模仿已拆除的福康宁灯塔而建造的。原来的灯塔于1903年10月启用,高36米。灯塔使用煤油灯,一个月能用掉320公升煤油。灯光每17秒闪烁一次,用折光透镜放大。根据当时的报章报道,18海里(约33公里)以外的船只,都能清楚看到灯塔发出的亮光。
福康宁山(Fort Canning)在新加坡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殖民地时期总督府所在地,也曾靠一座白色灯塔和一根信号旗杆,负责船只的航行安全。
富丽敦船屋、红灯码头、富丽敦海韵楼、富丽敦海湾酒店,以及邻近的富丽敦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富丽敦一号(One Fullerton)、富丽敦莲亭(The Fullerton Pavilion),如今都属于新加坡河畔餐饮和酒店建筑群“富丽敦天地”(The Fullerton Heritage)。
莱佛士台:灯塔与旗帜
负责修复工程的建筑师将阻挡视线的部分外墙拆除,一些铁制结构如窗框和铰链则修复保留。建筑师也发现层层油漆底下原本的灰色,并让建筑恢复这个颜色。周围木板地的裂缝破损也获得修复,并以特殊的颜料恢复原貌。其余地方也铺上木板,营造海上木板道的感觉。
现代新加坡的历史,可说发端于海事。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于1819年登陆新加坡之后,便对这个小岛进行规划,将它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开发为商埠。他在新加坡设立自由港,吸引商船与商人前来,使新加坡成为通往东西方商船的补给站,同时也是商业贸易重地。新加坡也因此逐渐繁荣起来。
【本特约系列由新加坡旅游局呈献。本文资料来源:新加坡报业控股报章】
海关大厦则有了新的中文名字“富丽敦海韵楼”,里面开设了多家餐馆与酒吧。大厦基本架构不变,保留了建筑上的许多特点,包括瞭望塔、蝴蝶形楣板、横梁和窗口面板。翻新的部分则有以玻璃取代原来的墙柱,以充分发挥地理环境的优势,让访客可饱览濒水景色。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于2002年将水船楼列为受保留建筑,它如今成了重温新加坡海事历史的重要标记。这座建筑的修复工程,于2005年获市区重建局颁发的旧建筑修复工程奖。
地址:3 Fullerton Road
最靠近的地铁站: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
在人们还未发明通讯设备的年代,旗帜是陆地的人与船只上的人沟通的唯一方法。每面旗帜代表不同信号,例如黄色旗帜代表商船要前往中国;挂上三面印有红白蓝黄等颜色条纹的旗帜,则代表船只需要补充食水。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早期海运的主要据点。大货轮在河口停靠,由较小的驳船将货物运入河面窄小的新加坡河,然后在河岸卸货。今天的新加坡河岸消闲区驳船码头(Boat Quay)、克拉码头(Clarke Quay)与罗拔申码头(Robertson Quay),昔日都是满布驳船、栈房与厂房的繁忙商贸地带。
富丽敦海韵楼地址:70 Collyer Quay
最靠近的地铁站: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
展览馆充分使用虚拟实境技术,加强互动性与参观乐趣。其中一个展区设有十种在新加坡海峡常见船只的模型,只需将扫描仪指向任何一艘船,屏幕就会显示船只的规格、特征和功能等,让访客以有趣的方式吸收知识。
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不像路上的汽车那样具备刹车功能,那么船只是如何停下的?掌舵和开车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设在滨海南码头(Marina South Pier)二楼的新加坡海事展览馆(Singapore Maritime Gallery),就能让你了解种种海事知识与新加坡海事发展的各个层面,甚至能让你自己来当船长,一尝掌舵的新鲜体验。
位于新加坡河口的浮尔顿水船楼(The Fullerton Waterboat House)建于1949年,外观设计融入轮船的元素。在19世纪末,管理新加坡海港的最高级官员“船务总监”,其办事处就设在水船楼地段。
离红灯码头不远,沿岸有一座建成于1969年的海关大厦(Customs House),当时海关人员就在这里运作,严防与取缔通过海运走私的活动。
新加坡河:红灯码头与海关大厦
展览馆内的驾驶台掌舵模拟器,是最受欢迎的展品。模拟器让访客化身船长,在新加坡水域驾驶不同类型的船只。船长还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各种航行任务,过程逼真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