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马来传统歌谣(Dikir Barat)、马来传统歌剧(Bangsawan)等。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Ayurveda)

20180407_opera_Medium.jpg
2011年8月,位于旧淡滨尼路的惹兰加由大伯公宫办鬼宴,在林厝港华人坟场第36小径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祭拜仪式,宴开24席款待无主孤魂。信徒出资邀请戏班到坟场,为孤魂野鬼表演福建布袋戏。

另外还有制作中医药油和药膏以及马来传统医药。

清单上也标明了四大注意事项,说是要避免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误会。

四,​语言和方言也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只是作为传播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

20180407_nanyin_Medium.jpg
湘灵音乐社曾在2015年于法国举行的“新加坡文化艺术节在法国”(Singapour en France - Le Festival)演出。(档案照)
  • 龟屿进香:龟屿位于新加坡西南部,每年的农历九月,信奉者都会登岛供奉,祈求祝福。
20180407_wuqixian_Medium.jpg
图为巫启贤与黎沸挥合唱新谣。(档案照)

非物质文明分类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及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以及美食文化遗产。

另外,也包括制作与穿戴宋谷帽(songkok)、穿着和裁缝马来传统古弄衣(baju kurong)、由印度金匠打造的金饰以及制作木制陶器。

最终被选定的入遗项目,应该反映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与多元种族的特质,并能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国人引起共鸣。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三,这些遗产必须​是“活遗产”(living heritage),因此档案库将不包括在新加坡不再存在或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⑥美食文化遗产

另外还包括,各族群的婚礼仪式、各族群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屠妖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娘惹珠饰和刺绣以及马来武术(silat)、印度武术(Silambam)、中国武术、舞狮等。

国家文物局今早就率先公布了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日后公布。

下面就让大家看看率先公布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据记者游览该清单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遗产重叠出现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小贩文化,除了属于“美食文化遗产”类别外,也属于“社会实践、仪式及节庆活动”类别。又或者旗袍裁缝,既属于“传统手工艺”,又属于“社会实践、仪式及节庆活动”,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 新谣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要新加坡独有​。当局强调,因历史联系和人们的流动性,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各国往往具有相似的非物质文化元素,新加坡也不例外。因而该清单将包括可在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将突出这些遗产在新加坡的表现形式和或实践形式的独特特征,并展示它们是如何演变或融入本地的文化。

20180407_worship_Medium.jpg
图为农历七月“鬼门关”开,信徒到蔡厝港坟场进行中元节祭拜仪式,夜祭“好兄弟”。(档案照)

另外也包括各族群的传统美食​。​

小贩文化: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可以追溯到街头小贩和小贩中心,这些小贩中心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重新安置街头小贩而建的。

另外,还有传统娘惹歌谣朗诵“咚当撒央”(Dondang Sayang)、马来诗意形式以及马来皮影戏。

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民间故事和口述传说,来传播知识和表达本地的文化价值观。

其中,“美食文化遗产”是新增添的类别,体现国人对本地美食的显著热忱和兴趣。

  • 南音

⑤传统手工艺

20180407_chineseopera_Medium.jpg

公众也可上网至文物局网站www.roots.sg/ICH,为清单上或非清单上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反馈及更多相关资料,再并由文物局过后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及证实。

20180407_hawker_Medium.jpg

文物局说,会继续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更多资料并放上网站,同时也会广泛征询国人的意见。

一,​清单不按重要性排列。当局说,设立清单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等级制度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不同层次的重要性,而是要记录和共享这些遗产。而且设立清单的目的也不是要定义或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或正确的形式,因为每个遗产会随着时间变化和演变。

  • 布袋戏
  • 中国戏曲

②表演艺术

20180407_kusu_island_Medium.jpg
图为善男信女前往龟屿祭拜神明。(档案照)

20180407_qipao_Medium.jpg

国家文物局在网站Roots.sg上设立档案库,要收集100种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角逐最终被选定的我国申遗项目作准备。

20180407_indianmedicine_Medium.jpg
图为阿育吠陀(档案照)

③社会实践、仪式及节庆活动

另外,文物局也呼吁公众提供关于妈祖、歌台、坐月、满月、笛子、二胡、炒粿条、海南鸡饭、肉骨茶等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相关资料资料和照片。

中元节

旗袍裁缝:在20世纪60年代,旗袍在新加坡的华族女性中颇受欢迎。今天,大多女士会在特殊的场合,如中国农历新年或婚礼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