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与此同时,特雷莎·梅还必须团结因为脱欧而分裂的保守党。保守党的亲商传统使得党内有强大势力,反对她坚持落实公投民意的政策。为了强化自己的党内领导地位,她在2017年解散国会,宣布大选。当时的民调显示保守党领先,不料工党领袖科尔宾强势出击,结束了保守党在国会的多数局面,迫使特雷莎·梅必须寻求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的支持,才勉强继续执政。大选结果削弱了她的党内地位,也增加了脱欧谈判的困难。

脱欧公投以微差过关,首先反映的是英国民意面对全球化挑战的高度撕裂。粗略地说,受惠于经济全球化的高收入、高教育阶层希望维持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他们理性地认为自由贸易将导致共赢结果,英国贸然脱欧将画地为牢,自外于世界经贸体系,伤害本身的福祉。但是面对全球化冲击的低收入、低教育阶层,却希望获得国家更多的保护。他们反对外来移民竞争就业机会,要求重新掌控国家边境。

然而,脱欧公投所牵动的利益关系毕竟太过复杂难解,加上英国社会高度对峙分裂的状态,导致特雷莎·梅屡战屡败,终于失去党内和社会的信任,黯然下野。

留欧派大意失荆州,开启了特雷莎·梅的首相生涯。她的重大挑战之一,是避免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因脱欧而分崩离析。此前独立公投失败的苏格兰,选择留在英国的主要理由正是其欧盟会员资格。如果英国脱欧,希望享有欧盟会员好处的苏格兰可能会再次寻求独立。此外,英国脱欧也引发了是否要在爱尔兰共和国与属于英国的北爱尔兰之间设立“硬边界”的难题。爱尔兰好不容易达成的和平,或将因为“硬边界”割裂其经济活动而重启战端。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5月24日正式宣布辞职,执政的保守党将推选新首相,在6月7日接任。特雷莎·梅表示,她始终相信自己的职责是履行英国大多数民意,即2016年全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她当时临危受命,三年来反复尝试平衡各方利益,为英国争取体面且有利的脱欧安排。

在更广的层面,英国深陷脱欧困局难以自拔,也反映了欧洲传统主流政党的没落,以及民粹主义势力的崛起。德国默克尔总理决定不连任、法国马克龙意外赢得总统大选,乃至意大利等其他西欧成熟民主国家的传统左右翼主流政党在大选中失利,甚至丢失政权,均显示逆全球化的大势已经成型。自由贸易在理智和实践上都是正确的,如何在心理和情绪上说服反对者,将是今后最重大的挑战。

欧盟在脱欧公投后一开始态度强硬,由于担心骨牌效应,布鲁塞尔一度有意杀鸡儆猴,要求英国必须为脱欧付出惨重的财政代价。随着英国脱欧的经济成本越来越显著,加上脱欧派的宣传事后被证明是谎言,英国民意反复摇摆,让特雷莎·梅的脱欧谈判进退维谷。为了降低脱欧对英国的经济冲击,她说服欧盟接受了“软脱欧”的条件,但是却遭到包括党内硬脱欧派的强力反对,谈判所达成的脱欧协议在国会闯关失败,结束了她的首相生涯。

但是,特雷莎·梅的下野并没有结束英国的脱欧噩梦。英国民意仍然严重对立,有意角逐首相宝座的一众保守党政要,也缺乏能服众的优秀人选。工党的科尔宾尽管在2017年选举表现出色,他所代表的冷战左派意识形态却让主流民意不放心;工党自身也无法就脱欧课题形成一致立场。因此,英国此次换首相,反映的是缺乏共识的社会越来越难以治理,撕裂的民意也让基于妥协精神的民主制度越来越难以运作。虽然市场已经消化脱欧的冲击,企业大多也做了避险布局,但脱欧久拖未决,势必伤害英国的经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