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授权美国国务院等各部门,每年审查并公布香港的人权报告,若发现有任何侵犯香港人权和自由的证据,美国将制裁相关的香港和中国官员,包括禁止其入境、冻结其在美的个人资产、允许被认定受政治迫害的港人入境美国等等。法案也提及了1992年香港回归中国后,美国国会通过的《香港政策法令》;该法令根据“一国两制”精神,让香港保留不同于大陆地区的特别关税区地位。换言之,香港目前所享有的国际地位或岌岌可危。
在美国参众两院以近全票(只有一名众议员投下反对票)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后,总统特朗普在11月27日签署成为法令。法令是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又一个例证。华盛顿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之外,如今也利用香港以及台湾加紧对华施压。美国国会两党一致通过法案,反映了一种新的对华政策共识已经形成。无论特朗普在明年连任与否,中美关系走向对立的大势恐怕不易改变。
香港人权法的通过,意味着华盛顿恢复2000年之前,美国国会每年对中国的最优惠国贸易审查的做法,让美国对华施压增添了一种手段,对当下中美正在谈判的阶段性贸易协定,势必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对北京而言,试图通过化解贸易纠纷来减轻美国外交压力的假设已经破灭,因此也就失去了完成协定的动机。中国已经就阶段性协定的签署提出了新的条件,谈判破局的可能性因而大为增加。
无独有偶,就在香港人权法确定之后,澳大利亚主流媒体集体报道了所谓的“共谍案”,指责中共大举渗透澳洲政坛,还牵连出背景不单纯的中国商人向心夫妇,宣称他们贿赂台湾的国民党政要,导致两人在台北遭扣押。这无疑将冲击明年的台湾总统选情,同时让已经紧张的两岸关系恶化。此外,西方媒体接着报道说,北约及欧盟总部所在的比利时,其境内活动的中国间谍比俄罗斯间谍还多,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华态度的转变。
这也代表了中美贸易谈判进一步失去了平衡两国博弈的作用,虽然中美中止贸易战,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显示,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威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主要对手,并且在贸易领域之外,在科技、金融乃至地缘政治上采取抑制手段。香港人权法正是利用港人争取政治权益的机会,通过法令把香港当作施压中国的一枚棋子。这同港人在法案签署后上街庆贺,高举美国国旗和高唱《星条旗》,形成了极大的反讽画面。
在香港今年6月爆发“反送中”条例抗争后,美国国会再度提呈法案。这次迅速获得两党主要国会领袖的支持,并且在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使得总统签署成为法令的手续变成走过场,因为两院拥有绝对多数票推翻总统对法案的否决权。正同中国谈判阶段性贸易协定、面对选举连任压力的特朗普尽管在签署法案时表示,法案的某些条文侵犯了总统的外交主导权,但形势比人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美国主导的全球自贸体系的一员,为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随着其国力的壮大和外交姿态的强化,这一“和平红利”恐怕将要耗尽。一旦中美继续走上对峙甚至经济脱钩的不归路,全球形势恐怕要迎来新一轮的乱局。
香港人权法案早在2014年提出,当年香港爆发了上百万市民参与的“雨伞运动”,要求实现特首和立法会普选。运动开始以和平抗议方式,占领并瘫痪香港黄金地区如金钟、中环、尖沙咀等地,后来演变为警民冲突。两个多月的运动最终失败,多名领袖被控入狱。法案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相继在国会提出,但都没有进入投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