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谷歌本周共同推出追踪软件试用版,用户手机可根据蓝牙信号,确认与其他手机的距离。如果有用户确诊感染冠病,手机就会向其他曾处于近距离的手机发送通知,呼吁这些用户接受冠病检测。两家公司强调,软件并不会收取或分享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各国卫生机构必须遵守私隐准则,才能使用他们的科技。
(作者是新闻中心高级记者 yznam@sph.com.sg)
问题的症结之一正在于此。研发者的担保,无异于老王卖瓜。况且,直至有证据显示相关科技有侵犯隐私之嫌,否则也很难证伪。不过,缺乏证据却也无法构成其不存在的论据,是以主张使用和不主张使用追踪科技,两派都无法被对方说服。
虽然快速和准确追踪疑似病例,从公共利益的出发点来说是好的,但反对者希望这也能兼顾用户自主性。这也是各政府机构和科技公司只能推荐人们下载使用,而不强制要求使用的原因。然而让民众有这样的选择,就无法把追踪功效最大化;如果追踪工作要做到尽可能滴水不漏,那就得强制每个人都使用。
“下载还是不下载,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所言无他,正是指各国政府和科技巨头,为追踪密切接触者而研发的手机应用。从直观理解,让科技代劳繁杂的追踪工作,手机自动记录使用者曾与哪些其他使用者近距离处于同个场所,能准确且快速地展开追踪工作;但这同时引起了公共卫生利益与个人隐私“何者价更高”的讨论。
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权利和义务的激辩。有趣的是,在民众高度重视个人隐私和权利的西方社会,似乎在追踪应用问题上放下了这些坚持。《金融时报》委托调研公司易普索莫里(IpsosMori)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英国民众,支持政府在应对疫情上使用电话追踪技术。换言之,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没有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金融时报》也引述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约翰的观察:“人们对隐私的关注程度,取决于相对的利益是什么。”
虽然此举意在消除用户的顾虑,但这样的追踪科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必须牺牲部分个人隐私的问题,用户的疑虑只不过从政府机构转移到科技公司而已。因为用户关注点并不在于由谁研发软件或应用,而是怎么向用户保证隐私不会受侵犯。
然而相对的利益,指的并非追踪科技的概念本身,也包含操作层面的可行性,这也是部分公众对这项技术持保留态度的原因。比如,把“近距离接触时间”的定义设得过短,则需要追踪的人就会激增;设得过长,则可能会有漏网之鱼,甚至给人错误的安全感;长时间使用蓝牙功能也很耗损电池。
如果说追踪应用和软件的问题在于准确但不够精确,这些技术上的不纯熟尚能改善。但回到科技道德层面,未完全信服的使用者,寻求的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保障。纵使无法证伪,也可以通过解释科技的运作和把关设计,来提供这颗定心丸,以让民众对其更信服,这些应用也才能发挥最大功用。
眼下阻断措施期间人流减少,或许让人觉得用不用追踪应用已是次要。但在过后逐步恢复日常生活的日子里,要防止疫情卷土重来,这些应用还会大有用武之地,宜及早正确、有效地推广,而不应等到下次危难之际,才再次抛出“生存还是毁灭”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