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一种触摸疗法,尤其是对爱之病患者。爱之病患者仍被社会排斥。当我们这些陌生的义工愿意触摸他们,是在向他们传达很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有人愿意接受和关心他们。”
传染病中心援助的爱之病患者,许多来自低收入阶层,身世背景复杂。同形形色色的病患接触的过程中,张子颖也认识本地社会的另一面,了解不同人在生活中面对的挣扎。
学成回国后,他忙于建立事 业,将义务服务暂搁一旁,直到2001年,一则广播宣传再度唤醒他当义工的热忱。他报名接受培训, 在传染病中心当起义工。
当义工让我学会不要轻易对他人下判断,变得更有同理心和耐心。 我意识到本地还有不少群体需要援助。
这股勤恳踏实的社会服务精神,在张子颖早年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留学,参与志愿服务时就萌芽。另一方面,这也与他愿突破受呵护的成长环境,扩大视野,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有一定关系。
其他“为己为人 有志事成”系列故事
由于学过按摩,张子颖决定为病患按摩腿部、手臂,有需要时也会为他们按摩背部与颈部。
出身小康之家的张子颖,父亲是企业高管,母亲是教师,从小物质生活无缺。小学至大学,他上下课都由父母开车接送,直到踏入社会工作,才开始乘坐公共交通。
“有些病人被家人唾弃,但也有家属对病人无私地奉献。我看过不良于行的老母亲,每天带煮好的食物给患病的儿子。我也目睹垂死的丈夫不停责骂妻子,而妻子仍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这种无私的爱,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让我意识到人性的美好和坚韧。”
张子颖也通过教学,启发年轻一代推动社会变革。他教导的课程包括社会企业,和社区发展及联系。他也是蔡天宝社区领袖培育计划主任,负责引导学生对本地社会课题进行研究。
你或身边的亲友有类似的故事吗?
欢迎电邮来与我们分享,邮址是zbevents@sph.com.sg,电邮请注明《心想狮城》。
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六年,张子颖主动走出“舒适圈”。他到旧金山爱之病基金、少年庇护所,以及一所服务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群体(LGBT)的社区中心当义工,援助边缘社群。同爱之病患者、染毒瘾的无家可归青少年,以及LGBT群体交流,让他开拓视野, 也了解各种社会问题。
长期当义工必须非常自律
年少时的张子颖,仿佛生活在衣食无忧、极受保护的“气泡” 中,与他如今事业有成,仍坚持深入社区,关心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心想狮城”
“我相信,通过加强社区各方的互助精神,是发扬国人昔日甘榜精神的一个途径。社会企业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援助他人的同时, 也需有可行的商业模式,我希望通过分享策略和提供咨询,鼓励年轻人成为社会企业家。”
对新的一年,如何让生活更丰富,张子颖说:“随着年纪渐大, 我的精力和体力也不如以前,但尽管忙碌,我决定坚持不只在传染病中心,也要在其他地方继续当义工。”
他对义务工作持之以恒,是因为意识到自己获得的,远比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来得多。“当义工让我学会不要轻易对他人下判断,变得更有同理心和耐心。我意识到本地还有不少群体需要援助。”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子颖(56岁),兼任国大博学计划(学生生活)副主任。尽管教学、研究和行政事务日渐繁重,他过去17年来,几乎每个星期六都会前往陈笃生医院传染病中心,为爱之病患者提供按摩服务。
心想狮城、心想必事成。
他们之中,有人曾投资失败破产、患癌、失明、也有人一直生活无忧、事业有成。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起起落落,过去的轨迹启发着未来,也激励着他们勇于追梦。他们在这个筑梦的家园,或走出安逸生活圈探索陌生领域,或咬紧牙关排除障碍,只为拥抱梦想起飞时的喜悦。
“踏实迈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踏实地让自己的行动照耀人群。
张子颖是传染病中心的义工协调员之一,招募过不少自己的学生加入义工行列,有些学生也利用所长,为病人提供按摩、剪发或美甲服务。“要长期当义工,必须非常自律。我们周六的义工团队多年来维持在30人左右,不管服务时间多长,我希望这段经历对义工来说有意义,能为他们内心带来转变,培养更深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