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像纪录剧情片

吴明珠说:“说起来有趣,加明认识培安将近20年。他起先不知道培安的知名度,只知道草根书室,偶尔过去看看。有一天,他的一名自由电影师朋友叫他去找培安写一个剧本给他拍。培安告诉他自己不想写电影剧本,觉得他老实、纯朴,还和他做了朋友。加明后来常去探望培安,每回都带小点心去给他吃。加明沉默寡言。有一天我看到他多年前拍摄的一个草根外面的街景的视频,就和他商量拍电影,答应给他写剧本。他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申请了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赞助金,结果拿到了。”

《活在当下》由已故作家英培安的妻子吴明珠撰写剧本,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拍摄这部长片的原因是,英培安创作50多年,留下了29部作品,其中包括长短篇小说、杂文、书评、诗、戏剧各类型的作品。此外也写过几十个广播剧,还开过华文书店,努力推介优秀的中港台出版的文史哲书籍。她说:“他对年轻写作人的影响深远;对本地的文化贡献不小,去年1月10日因胰脏癌去世,所以我决定请朋友拍一部有关他的创作,生活和思想的影片,还邀请几位受他作品启发而进行不同媒体的艺术创作的朋友现身说法。”

影片访问了受英培安影响而开书店的陈婉菁;以前不看书,在英培安指导下买很多书,并出版一部长篇小说的李青松;把英培安的三个剧本搬上舞台的中国剧社社长谢宏凯,把英培安的《画室》改编成戏剧的九年剧场的艺术总监谢燊杰,把英培安的诗作配上影像和音乐,在网上播映的梁海彬。个人方面有英培安少年时很要好的吴伟才,临终前见面最多的朋友沈璧浩。

本地作家吴伟才(左)是影片受访者之一。(吴明珠提供)

《活在当下》的制片和导演是郑加明(54岁),他上世纪90年代曾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念电影制作课程,毕业后在当时新广的Caldecott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负责拍摄广告和音乐视频,拍过孙燕姿的音乐专辑。工作七八年后当自由工作者,继续拍商业片和纪录片。

本地电影《活在当下:怀念作家英培安先生(1947-2021)》下个月12日晚7时在城市书房举行首映。

吴明珠认为郑加明拍片经验丰富,也很努力地去阅读英培安的作品,拍出来的作品不仅不会单调无味,而是富有艺术感,“他在灯光,色调各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影片充满艺术氛围。”

谈到制作此片的挑战或难度,吴明珠说:“由于对培安的熟悉,资料很多,写起来颇顺利。”吴明珠觉得片子令人感动,特别是陈婉菁、李青松和吴伟才的分享,“婉菁和他很亲,每回谈起他都要忍住眼泪。青松对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帮助,也是感激不尽。我和朋友们朗诵他的诗也能让人窥探他的诗的风格,这些都可以给影片增添一些情趣。”

其实还有其他导演对英培安的作品着迷,谈到若还有导演想制作英培安的故事,吴明珠说:“欢迎他来和我谈谈,我看怎样能帮助他。”

《活在当下》看到英培安的作品深具影响力,引发的创作热潮,也让人了解他的生活哲学、价值观和人际关系。首映可容纳18个人,是特邀的受访者和亲戚,有意观赏者,可在中午12时至晚上7时之间拨电向城市书房报名,电话号码是69011583。

由于受访者都有准备,讲述的内容很充实,很难删减,目前剪辑后还是超过两小时。但因资料有趣,看起来一点也不沉闷。”吴明珠说,影片不像严肃的纪录片而有点儿Docudrama(纪录剧情片)的味道,“培安的文学资料很多,充实内容是我感到安慰的地方。当然,我最了解他,这方面的分享主要还是由我负责。”

《活》片导演郑加明认识英培安时不知对方名气

图为导演郑加明,他和英培安认识将近20年。(吴明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