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商会在开年之际举办了经济展望论坛,广邀金融及学术界专家对经济形势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会上,我提出了今年经济的三大重点,与会嘉宾也发表了各自的灼见。

认识中国经济转型

我听一名本地太阳能发电业者谈到,虽然太阳能发电在我国受土地面积局限,但由于政府对新能源的鼎力支持,加上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因此非常有利于融资和整合区域资源发展,例如租用邻国的闲置土地建造太阳能电场,通过电缆供应我国;一方面克服了土地局限,同时也在区域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推进各国向新能源转型。

第一是减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由于全球暖化的威胁迫在眉睫,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多国也宣布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设定替代燃油汽车的目标年份。我国多年来在城市规划、水资源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积累的成熟技术和经验,让我们有机会再度发挥“小国大影响”,向区域国家输出绿化方案。政府已经提供许多津贴和援助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捕捉绿色经济中的商机,大家应积极把握。

去年,我曾在《联合早报》撰文“疫情下的企业困境”,反映了客工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建筑承包商倒闭的危机,感谢人力部和国家发展部的关注,及时优化多项政策,予以企业援手。虽然经济活动稳步开放,但防疫措施造成的供应链断裂暂时无法解决,企业成本波动难测。

供应链断裂帶来经济隐忧

(作者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

我的建议是:企业可以让供应链多元化以防风险,并扩展新领域,开启新的盈利来源,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在扩张业务时,也应谨慎控制现金流。美联储即将升息,借贷利率可能将大幅上扬,导致融资成本急升。

第二,我提醒大家认识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监管浪潮,这在去年已经引起许多投资者的关注。中国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主要体现在两大思路:防范系统性风险,特别对金融和房地产风险、网络与数据安全更严格把关;加强经济发展的社会包容性和健康,如对科技巨头实施反垄断管制,也开始监管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教育和游戏娱乐领域。

2022年是冠病疫情暴发的第三个年头,随着疫苗接种普及,经济活动和国际旅游交通逐步开放,社会也找到生活与抗疫之间的平衡。即使在德尔塔、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威胁下,我国经济去年仍获得7.2%的强劲增长,可说是疫情中的第一道曙光。

虽然监管政策引起市场震荡,但我同意一些专家的正面解读:这显示中国政府坚决落实经济转型,接受短痛,放眼打造更优质、可持续的经济驱动力和社会稳定。长远来说这也为新加坡带来商机,反垄断将打造更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实力的本地初创科技公司将有更多机会进入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2022年,机遇和风险并存,我以“攻守兼备”四字自我鞭策:这一年必须把握经济复苏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要慎防潜在风险,行稳致远。与企业伙伴们共勉之。

第三,供应链危机造就通货膨胀。疫情初期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引致通胀的主因,而疫情后期全球复苏不均衡,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加剧了通胀。百货齐涨,民众关注如何加强资产保值,而企业的隐患则是供应链断裂风险,包括员工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费用和时间的波动,都会引致商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