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公司(Bain & Co)此前曾在《全球钻石行业》报告中指出,可持续性、透明度和社会福利对于钻石的消费者、投资者和价值链来说,重要性与日俱增。

疫后消费者由商品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

虽然人造钻石把天然钻石的价格“打”了下来,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上升,但现在断言人造钻石将成为竞争中的赢家恐怕还为时过早。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原本并不稀有,全球储量高达13亿克拉的天然钻石在披上了“爱情”的外衣后,价格“高不可攀”。不过,随着宏观经济变化以及近些年人造培育钻石的兴起,天然钻石似乎正逐渐走下“神坛”。

人造钻石供应无限量 几乎没转售典当价值

根据戴比尔斯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九个销售周期(10月4日至11月3日)的钻石原石销售结果,总销售额同比暴跌60%至8000万美元(约1亿零790新元),连续第六个月下滑,也是2016年开始报告钻石原石销售结果以来的最低值。 

疫情之后,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逐渐由“商品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消费端需求的减少无疑是造成价格下跌的最直接因素。

不过,王卓指出,减产、囤货等手段是钻石生产商一贯的调价方式,随着人造钻石兴起,这种方式未必再像以前一样奏效。

国际钻石品牌戴比尔斯(De Beers)长期以来垄断天然钻石的产业链,它的业绩表现无疑最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对天然钻石的需求情况。 

方圆集团(ValueMax Group)首席营销官兼执行董事姚丽真受访时指出,由于人造钻石的供应无限量,它们在转售或典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天然钻石则因供应有限还能保有一定的转售和典当价值。 

全球珠宝行业分析机构Tenoris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今年7月,人造钻石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9.9%,几乎触及50%的临界点。

人造钻石生产过程排碳 是开采天然钻石三倍

性价比更高 人造钻石市份已近50%临界点

防价格滑坡 天然钻石生产商囤货停售 

王卓认为,天然钻石的开采成本高昂,加上寡头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但未来的钻石市场或会走向两极化,大克拉、净度高的天然钻石依然有保值、升值潜力,而低品级的天然钻石被人造钻石所取代则是必然趋势。 

天然钻石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海洋污染三个方面,但人造钻石的培育过程也并非想象中“绿”。由于需要在高温、高压的培育环境,平均每生产一克拉的人造钻石就会排放511克的二氧化碳,是开采同重量天然钻石排放量的三倍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钻石市场或呈两极化局面,大克拉、高净度的天然钻石依然有保值、升值潜力,低品级天然钻石则必将被人造钻石取代。 

在线珠宝商Angara的首席执行官达加(Ankur Daga)说:“当人们不能旅行或外出就餐时,所有多余的钱就花在奢侈品和珠宝上。而当经济再次开放时,钻石价格就开始放缓,并陷入急剧下跌。”

姚丽真说:“二手的天然钻石或是相对更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这些钻石在典当行出售时仍能较好的保值。消费者在挑选时应从颜色、净度、大小、切工和设计等方面综合考量。”

铭泰国际(Metech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王卓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通胀高企,生活成本急剧上升,因此全球多国消费者对钻戒的级别不再挑剔,在此背景下,更具性价比的人造钻石正在快速抢占天然钻石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高端天然钻石仍可保值 低品级将被人造钻石取代

随人造钻石兴起 真钻调价方式未必再奏效

戴比尔斯2018年就已推出人造钻石品牌Lightbox。今年9月,戴比尔斯宣布放弃人造钻石婚戒业务,但将继续专注于采用人造钻石的时尚珠宝和价位适中的裸钻业务。 

戴比尔斯首席执行官库克(Al Cook)说,之所以囤积原石,是因为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未来需求和价格还会不断上涨,届时公司会再出售这些钻石。 

延伸阅读

纽约Estate Diamond Jewelry的经理霍迪普尔(Benjamin Khordipour)也说,如果这个行业开始过度饱和,未来人造钻石可能会被视为廉价的珠宝。   

人造钻石是在受控环境下,利用极高压力和热量模拟天然钻石在地幔层中的形成过程而制造,它们在物理、化学以及光学层面上与天然钻石完全相同,被认为是“完美的代替品”。王卓透露,近些年随着制造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提升,以及行业竞争加剧,人造钻石售价较它初始阶段已下降了近80%。 

需求降低、价格滑坡,天然钻石生产商似乎开始“慌了”。戴比尔斯已计划囤积未售出的原石,俄罗斯采矿公司 Alrosa在今年9月也已完全停止销售,以提振价格、平衡市场。 

数据显示,国际钻石交易所的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158的峰值以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10左右,跌幅超过三成,接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迄今的跌幅则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