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一(10月21日)为新加坡国际能源周开幕时宣布,能源局与新加坡能源集团合作,预计今年底推出“未来电网能力蓝图”,强化我国电网弹性和稳定性,以更好地应对市场供需变化,确保电网能够结合太阳能板和能源储存系统等分布式能源所供应的电力。
这说明全球能源转型计划存在局限性。如果清洁能源的投资仅集中在发达国家,而无法覆盖发展中地区,转型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同时,需要更包容的政策,推动能源结构的深层次变革,确保所有国家都能过渡到清洁能源。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二则宣布,有条件批准从澳大利亚进口1.75千兆瓦低碳电力,标志着新加坡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在2035年进口的低碳电力将达到7.35千兆瓦,超过6千兆瓦的目标。然而,尽管低碳电力进口将逐步增加,但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依然无法忽视。因此,我国正研究如何通过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来减少天然气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能源局已启动对能源领域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实现碳中和的创新解决方案。
新加坡作为小国的总碳排量微不足道,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对环境的影响。出席国际能源周的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拉卡梅拉预计,全球须要在2030年之前投入21.5万亿美元(约28万亿新元)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并整合先进的能源系统,否则能源网络将难以处理额外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在能源转型中造成瓶颈。全球能源转型之路漫长,要在预定期限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恐怕不容易。
虽然世界各地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但仍高度依赖传统化石燃料。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公司的首席执行长阿明·纳赛尔便指出,全球能源转型的投资已高达数万亿美元,但传统能源如石油和煤炭的主导地位依然难以撼动。在亚洲,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仅占12%。
这也意味着新加坡将在区域的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新加坡本身也在积极探索有效降低碳排放的解决方案,以期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约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向清洁能源过渡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也是一项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博弈。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博弈更艰难,既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又不能忽视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才能摆脱对碳密集型能源的依赖,然而成本通常比发达国家更高,这不只增加清洁能源项目的融资难度,也意味最终用户得支付高价。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依赖煤炭等廉价能源支撑经济发展,如果过快推动清洁能源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新加坡争取成为区域的航空、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枢纽,这些都是高排放的增长领域。为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同时又不阻碍经济发展,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采取好些措施,例如,发展太阳能和绿色氢能技术、推广电动汽车、增加从外地进口低碳电力、加强电网基础设施等,尽可能在经济发展与绿色之间取得平衡。
东南亚地区的能源结构较为复杂,许多国家依赖化石燃料来维持电力供应,在推行区域清洁能源合作计划时,须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实状况,以促进协同发展。国际能源署(IEA)在新加坡设立区域合作中心,便是希望促进各国之间更紧密协调,实现区域脱碳目标,这是该机构在巴黎总部以外设立的第一个区域合作中心。新的中心将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枢纽,提供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政策指导,希望有助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并改善跨境能源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