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键盘侠”,为了吸引网民的注意,利用网络隐秘的特性,肆意批判、道德绑架他人,以获取优越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口不择言,轻则令受害者心灵受创,重则演变成网络霸凌,后果不堪设想。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最终依据。《论语·季氏》曰:“不学礼,无以立。”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懂得礼仪礼貌,可以使人立足于社会。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于礼之实质作了阐述:“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对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礼,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他认为孔子重视礼的实质,主张应把“礼”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成为对人性的自然追求;通过修身,人们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强调文质彬彬和内外一致的个人修养,而不应只注重礼的形式。
其次,“礼”。《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为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用于事神就叫“礼”。因此,“礼”的本意是指祭神之器皿,而后引申为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最后则泛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规范。
《论语·为政》说:“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认为,人难免会因为言行犯错而懊悔,只希望少犯错,以减少懊悔。减少犯错及懊悔的方法是:一,要见闻广博,对于有所怀疑的部分,应该加以保留;二,对于其中确定而足以自信的部分,在说和做的时候,亦要保持谨慎。《论语·里仁》中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指言语迟钝,为孔子所称赞的“刚毅木讷”四种品德之一,这句话意指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可见,孔子强调慎言敏行,提倡少说多做,言行一致。
儒家经典蕴含儒家精神的哲理精华,承载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智慧。时至今日,它仍是为人处事的指路明灯,且生生不息,影响深远。
“慎”“礼”对为人处事提出很高的要求。首先,“慎”为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概念之一。孔子倡导慎言慎行。《论语·学而》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其中“慎”是指待人处事所抱持的一种谨慎态度。
现实社会中,尤其在职场上,常有一些人喜爱在别人背后搬弄是非,道人隐私,说东家长、西家短,唯恐天下不乱。也许有些人只是喜欢八卦,有些人则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为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并非君子所为,这样做只会在同事间制造矛盾,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工作,于人于己均无益。
假如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谨守“慎”“礼”等儒家待人处事的原则,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我们离优雅社会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去年4月以来,政府规定公众出门必须戴口罩,以遏制冠病疫情,这本是人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的一项防疫措施。前不久,两名男子不满巴士车长提醒他们戴好口罩,而对车长暴力相向,将他打致鼻梁骨折。巴士车长只是在履行工作职责,却遭到粗暴对待,如此野蛮无礼,实在令人侧目,应予以严厉的谴责及制裁。
此外,每逢放学时间,不少家长开车到校接孩子,导致一些小学门外常会发生交通堵塞。一些车主鸣响车笛,提醒其他车主让道。其实,这震天响的车笛声就是无礼的表现,很容易引发车主之间的纠纷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