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精准首先需要理解的精准。清明节到了,网上又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标语,“哪个回家敢上坟,山上坟坑是你家”,疫情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些标语更把人搞晕了。
我们都在努力抗疫,第一个当老师的肯定没老师,都在摸索、都在总结经验,不同地域不同国情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每个人都有“锅”,都别甩,也都别抹黑,认清我们的共同敌人。疫情是人类共同的灾难,需要互相理解扶持,共同抗疫,而不是口诛笔伐。
抗疫可说是我们这一辈经历过的一件大事,没有既定答案,没有既定套路,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灵活调整应对。有石头就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石头就踩着泥过河,如果水太深,就得游泳过河或想办法过河,反正这个“河”非过不可,没有人可以例外。
乌克兰战情稍缓,上海疫情吃紧,许多人的视线又转到上海局势上。这世界真不乏“热闹”甚至“闹剧”,看着连篇累牍的报道,不禁纳闷这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不能让人有片刻的喘气机会。随后给在上海工作的大学同学打电话问候,并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同学长叹一声:“唉,管理的问题。不说也罢。不让出门,就在家里呆着。我看到你们新加坡开放了,真替你们高兴。”然后就不再作声。
春暖花开,希望看到疫霾褪去,我们可以回归正常生活,毕竟日子还要继续下去。
抗疫不是文字游戏,看看新闻报道,疫情催生出许多新名词: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静态清零、静态管理、封抗、封控、网络切割、全域……等等不一而足,语言似乎变成了迫击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几乎要先搞清这一个个新名词的真正含义,才能搞清是采取什么措施,如何配合。
抗疫不是辩论,不是东西方对抗,许多人犯了“冷战”的瘾,无论什么都要分成“东西”,“不信西方那一套邪,还是东方这一套正”,甚至有人上纲上线,给不同见解的人扣帽子,“东方视西方为另类,西方视东方为异类”,把“与毒共存”斥为“与毒共亡”。许多精力都放在是否要封城的辩论上,甚至人身攻击。人们的注意力都转移了,怎么去抗毒?口号不会抗毒,标语不能消毒,争执正好给了病毒可乘之机,口水唾沫倒会传播病毒。人类可能不会被病毒打败,但会被自己打败,历史将会评判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