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邻里问题,政府也开始插手,如摆放摄像机,希望把垃圾虫缉拿归案,但是好像也没有阻吓这些“有心人”,当摄像头移走后,他们又开始恶行。
其实除了空中抛物,我国各类的邻里纠纷不断,频频见报,不禁让我摇头叹息。身为国人,身为长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以身作则教育下一代?在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之前,是否应该三思?让年轻一代信服,让他们觉得我们值得尊敬,是学习的榜样。
六年前我和我先生买了一间位于东部的1978年份的三房式组屋,前面是一个公园,环境清幽,我们都喜欢。虽然觉得电梯和楼下公共空间有点脏乱,但是我们当时觉得只要自己的家保持整洁,应该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问题还是慢慢浮现。
如我上文提到,大多数的新加坡人是在政府组屋长大,为何还没学会如何与楼上楼下的邻居和睦共处呢?弄脏了他人的衣服,真的是这么好玩有趣、值得开心的事吗?试站在他人的立场设想,自己的衣服也被弄脏了,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学校教过的“好公民”,难道还给老师了吗?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未来的新加坡更加宜居,邻里纠纷减少,居住氛围更加融洽。加油新加坡人!
由于我从小在甘榜长大,习惯把衣服晾在太阳下,因为喜欢太阳晒干后的衣服所散发出的特别香味。有一天,当我把洗干净的衣服晾出去时,发现楼上有水滴下来,我急忙把衣服收进来。我当时认为楼上的住户应该是没有留意到楼下有人在晾衣服,所以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没想到,那次之后,每当我把衣服拿出去晾时,楼上都会发生很多的“碰巧”,比如“碰巧”吐口水、“碰巧”把吃剩的面条丢下来、“碰巧”把一些咖喱汁或辣椒酱洒下来,种种的“碰巧”让我开始怀疑是不是别有用心。那时起,我不再把衣服拿出去晾,跟太阳的味道说再见。
新加坡有近八成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从1960年代第一批的政府组屋到目前已有60多年了。许多人与政府组屋一同成长,见证了组屋的进化。从开始偏向于“甘榜”式长走廊的组屋,到现在更着重于拥有个人隐私、空间的公寓式组屋,新加坡建屋局随着人民的“口味”不断改进组屋的格局,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层层向上的楼层。这也是我国的地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