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是由人民一人一票所投选出来的,各政党领导人、参选人所提出的任何政策或想法,都必然受到人民检视。选民是否认可这是一个有能力、值得信赖的国会代议士,将通过选票来决定。陈钦亮无视于民主制度过程产生的结果,为徐顺全抱屈,也因为一些人对自己的恶意评价,把自己塑造成总统选举受害人;这种混淆视听的行为,为本届总统选举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新闻;让原本应该是以选票选出最有能力、品格良好、能团结国人、有国际声望并能让新加坡在国际上赢得更多敬重的总统选举,显得乌烟瘴气。

其实,每一场选举,为了赢得选票当选,各政党、候选人之间的攻防与交锋,或多或少都会挑起无谓的分裂与对立。虽然在理论上,选举过后,大家应该放下歧见,一起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努力。然而现实是,这种分裂与对立,从来不曾弥合过,而且越积越深,最终导致国家的治理总是吵吵闹闹,不断空转与内耗。

新加坡能否逃脱这个民主国家的宿命?我认为,从每届全国大选执政党得票率不断往下探底,答案已不言而喻。

黄国松与陈钦亮急于表明自己是体制外的人,所要传达给选民的信息是,一旦体制内参选人当选总统后,就会在履行总统职责时无法做出独立判断。但他们同时也了解到,选民可能不希望或担忧出现总统和政府不同调,导致国家治理出现纷扰的情况;因此表明自己不是反体制的人,也承诺一旦当选,会和政府合作。

我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二元思维,非黑即白。代表体制的一定是亲政府,非体制的就会独立自主(甚至是反体制);这样的论调如果成立,无疑是在总统和政府之间形成一种对立关系。如果我们套用这样的逻辑,那么前国会议员、新加坡前进党主席陈清木医生,肯定是个例外。

因此有人认为,这似乎是一场下届全国大选的前哨战,也是对目前政府执政满意度的晴雨表。然而,总统是超越政治党派的国家象征,如今有些舆论的走向,似乎要把总统变成是“监督”和“平衡”政府的另一个在野党,与2011年总统选举一样,让人感到遗憾。

纵使宪法清楚列明总统的权责范围,陈钦亮依然有意或无意地自己加以扩大。在提交的首轮竞选广播讲稿中,提出包括国家储备金投资策略、通过总统办公室影响政府,以及推行降低生活费、控制房价和保障就业的政策等论述;被资讯与媒体发展局和选举局评为不准确描述总统职权要求删除。

陈钦亮要竞选的似乎不是总统一职,而是人民的代议士。他8月2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协会为会员举办的对话会上,就有参与者询问,既然希望当上总统以影响政策、改善民生,为何不加入政党并参加大选?

总统选举三名参选人在取得总统候选人合格证书后,所发表的一些言论,已经被一些人定调为“体制内”与“体制外”参选人的对决。体制的代表当然指的是尚达曼,虽然黄国松后来松口,称自己“曾经”也是体制内的人。

有观察家指出,三名合格者政治立场不分明,一些选民或会感到不满。尚达曼和黄国松都是体制内的候选人,因此两人在政治定位上难以区分。陈钦亮的提名人是新加坡民主党的党员陈如斯,附议者是人民之声秘书长林鼎,所以被视为反体制的代表。陈钦亮也誓言要争取中间和偏反对党选票,并称这回有信心胜出。

我认为,这番偏颇的说话,对新加坡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形象不无伤害。

他回答说:“国会已经有10名反对党成员。他们可以发言,但总是被制止,我觉得这很糟糕。”他认为,反对党领导人如新加坡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有很多好的想法。“但他却被妖魔化,让他看上去像恶人一样。现在,也有些人把陈钦亮说成是恶人或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