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疫情后中美贸易战升温,俄乌和以哈战争严重影响了供应链。我国政府最近又收紧外来员工的限制,提高就业准证的最低薪金。政府希望中小企业聘请本地员工无可厚非,但事实是新加坡籍员工难寻,最终只得以更高的成本继续聘用外籍员工,造成利润减少。银行贷款也更谨慎,造成一些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面对关门厄运。
一、培养企业精神:企业家应有宏观的远景,积极建立人脉并自我提升,提携新手为企业传承做好布局。企业须创造本身独特的文化,向日本和韩国企业学习,培养员工归属感。
首先,要建立员工的归属感困难重重。我经营工业机械销售40年,培养了无数高管,有些后来竟成为竞争者。年轻人比较注重薪资,因为年轻男女结婚生孩子后,夫妻俩都要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水准,员工可能会为较高的薪酬而跳槽。过去半年,我的公司就已有四名管理层人员被跨国公司挖角。他们在这里训练多年,经验丰富,却只看高薪不念旧情,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这种恶性循环使我们成为大企业的“职业训练中心”,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政府应积极给予政策辅助:中小企业普遍面对人力成本的压力,使到一些业者无所适从。当业者向有关当局反映人力资源吃紧,却未能得到有效的支持或引导。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更关注,与业者多交流。
中小企业在我国扮演重要的角色。企业成败有赖于员工的归属感,但目前员工或许更看重金钱。反观日本和韩国企业,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就很强。如何加强员工的归属感,是目前中小企业的挑战。
三、科技发展支援: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我们应积极培养人才,例如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研发等领域。希望政府能提携这些领域中有意发展的企业,资助聘请专业人才辅助这些有潜能的企业。
再者,新一代家庭成员许多不愿接手家族企业,而某些企业家不愿传承予非亲属,造成青黄不接的断层。企业无法传承是国家的损失。
最后,科技发展步伐太快,一些企业没能持续跟进员工的培训,即使有独家产品,也赶不上外来的竞争。
读了《联合早报·交流站》于4月1日刊登的陈新发读者投函《管理层归属感至关重要》,我也有同感。但是什么是归属感?那就是员工的忠诚度,共同维护公司信誉并愿意同管理层并肩作战取得成果的决心。
面对这些挑战,中小企业该何去何从?我想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