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赴北京大学攻读新闻传播学)

本地朝野去年都有政治人物爆出桃色丑闻,虽非首次,但在数码时代,公关危机更棘手。过去的桃色新闻几天后就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数码科技的威力和社媒的渲染,让那次的丑闻不断蔓延。网民的质疑宛如一把悬梁的利剑,有关政党或当事人若不及时出面澄清解释,负面新闻极有可能持续发酵,侵蚀选民的信任和政党的形象。

阻断措施期间,平时对新闻漠不关心的许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守在电视前,仔细聆听最新的政策和人流管控措施。虽然聚光灯有时会被李总理的“魔法水杯”抢戏,但疫情期间,我看到同龄人前所未有地关心政府推出的政策,以便更好地调整生活作息和学习计划。疫情迫使年轻人关注新闻和讨论政策,我也首次深刻地体会到政治和生活密不可分。

大部分的新加坡Z世代应该和我一样,从记事以来,总理就一直是李显龙先生。如今李总理即将交棒给以黄循财副总理为首的第四代领导班子,不仅代表新加坡将掀开政治新篇章,也标志着我们这一代人即将步入成年,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本地年轻人时常被贴上政治冷感的标签,但自冠病疫情以来,再经过2020年全国大选、2023年总统选举,以及本地政坛近期的“多事之秋”,年轻人的政治触觉渐次苏醒,逐渐活跃。

本地政坛的世代交替在即,每一代领导团队都有独特的处事风格。同样的,每一代选民也有自身独特的政治触觉。数码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观点的多元,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在政治课题上更应该成熟理智,做出更深思熟虑的选择。

疫情期间举行的全国大选几乎成了“数码战”。网上直播演讲取代了群众大会,社交媒体取代了纸质传单。这些转变让年轻人能更轻易接触到政治,同时也有了发表意见的平台。那届大选的前哨战是工人党候选人辣玉莎的失言事件。当时我的社交媒体铺天盖地都是“We Stand Behind Raeesah”(我们支持辣玉莎),看到许多年轻人关心有关课题,也关注其他政治和社会课题。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选举相比,我国大选是少了一些看头,但对我们年轻人而言,政治不仅仅是咖啡店的谈资,更是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规划里重要的一环。

随着政治人物陆续进军社交媒体,短视频和直播成了介绍政策和了解民意的渠道。去年的总统选举可说是“数码大选2.0”,有候选人甚至放弃传统造势活动,专注网络平台。总统选举期间,不少年轻网民制作短视频、梗图、网络贴纸等。数码平台上,流量就是王道。先不论其中有多少流量可以变现为选票,数码平台的普及的确激发年轻人对政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