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乐龄人士,孩子成家后搬出去住,他们独自生活,体弱多病,需要花钱看病治疗时,却无人照料。个人的家庭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令人唏嘘。

在新加坡,一些即使有儿有女的长者也独自生活,成为“独居老人”。为什么这些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却在孤独中度过晚年?

越来越多年轻夫妇申请新组屋,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却将年迈父母留在旧屋。他们为了买房甘愿成为房奴,却声称无力赡养父母。

新加坡疗养院费用高昂,每月动辄2000元。有些人宁愿把生病的父母送到疗养院,也不愿亲自照顾。我认为,与其支付高额的疗养院费用,不如把父母接回家住,请个女佣照顾,尽到子女责任。许多子女以为给父母一些生活费就足够,以为父母可以照顾好自己,却忽略老人真实的处境。他们可能记忆力衰退,忘记吃药;他们可能行动不便,需要帮助;他们更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和关怀。

年轻人不愿与父母同住,常用的理由包括:觉得老人是累赘、存在代沟、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等。这些理由都无法掩盖他们对父母的忽视。难道他们忘记了,自己今天的成就是父母含辛茹苦养育的成果吗?父母在抚养他们时,即使生活再艰难,也没有放弃他们。如今,父母老了,却得不到应有的照顾,甚至被当成皮球一样,从大儿子踢到小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更是成了推卸责任的借口。“三代同堂”的传统观念似乎越来越遥远。

二、年轻夫妇申请新组屋时,如果与年迈父母同住,应在申请四房式或更大型组屋时注明,并获得优先权。

新加坡正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如何兼顾组建新家庭和照顾老人?以下是一些建议:

我最近参加一位长辈的丧礼。他生前独居,尽管有三个孩子,却无人照料。他身患多种疾病,每天须要服用七八种药物。平时没有注意饮食,长期缺乏照顾和关怀,身体越来越虚弱,身心已死,吃再多的药也于事无补,最终孤独离世。

一、如果无法与年迈父母同住,但父母患有慢性病,子女应定期向卫生部更新父母的健康状况,以便安排送药上门和护理人员上门服务。

最近,有新闻报道,一名三岁儿童趁大人不注意爬出窗外,25岁的女子因疏忽照顾而被调查。小孩独自在家被视为严重疏忽,须要承担法律责任。然而,老人独居在家却似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年轻夫妇在申请较大型组屋时,能将父母接过来同住,既能尽孝,又能提高购房成功率。父母也能帮助子女照顾孙辈,减轻他们的负担。一家人共同生活,共享天伦之乐,这才是真正的三代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