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漫漫,路途迢迢,虽然中医道路坎坷崎岖,还是有许多中医人走到了今天,当然,也有许多人永远地停在了路上,但是他们始终都没有离开中华医学。西学东渐,百家争鸣,一些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对中医的判断和决策,希望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我们的中华医学,更加多元化地面对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年龄之差:从青春妙龄到古稀之年,老中青三代共聚;有地域之异:抑或来自新加坡本土,抑或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香港等地;有关系之殊:伉俪同窗钻研,母女、母子并肩学习,姐妹、兄弟相扶相持;亦见身份之别,有中学校长、大学讲师、私企董事、金融投资人、会计、主持人、西医师等等。在这里,各类论坛、讲堂,交相上映,大家互动分享医术经验 、切磋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感知中医药的神奇,“自觉觉他,自利利人”,既帮助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不但收获了友情,有的还收获了爱情,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悲伤,自然而然地成为比较自由和快乐的人,成长为更接近健康和幸福的人。

绵绵中医药,悠悠数千载,杏林春暖在时光的长河上缓缓流淌,橘井泉香在南洋岛国中静静蔓延,又是一年的中医师节到来,忍不住想写写岛国的中医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感动着我。

成为一个医者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僧修炼的过程。你需要学多少东西才能使自己免于无知,你要保持怎样的荣誉心才能使自己免于无行。

要将满腔热忱付诸实践,考取行医执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亊。全日制要学习五年,部分时间制攻读长达七年,除了要完成三十多门理论课程,还要通过临床实习,跟随前辈医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会问诊、切脉、立法、处方、用药之法。学习前辈医师临床上如何处理千变万化、不胜尽治的疾病;感受前辈医师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关怀;体会辨证论治、辨体施养的防治原则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

作者任职于新加坡中医学院图书馆

中年人告诉我,因为被自己或家人的疾病所困而痛苦不堪;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和巨大的压力而身心俱疲,借助国学潜藏的智慧修身养心,从生活中感受中医的魅力和疗效,边学边用,先学习医治自己和家人,然后服务于黎明百姓。《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学习中医绝不是读几本书那么简单,是在认识自我、认识自然、体悟生命的实践中完成对人体智慧仍至生命智慧的认知。

他们既然选择中医这道路,那便是选择了毕生的求知。你不必担忧在无情流年的消逝中,他们的思维会停滞,也不必怀疑在家居琐事的烦扰下,他们的雄心被打磨。从朝气青年到沧桑老者,中医只会在一次次的磨砺之中百折不挠,中医也只会在一次次的阅读之中思考人生。在历经悲欢离合的痛苦旅程之中,中医沉积了无尽的阅历与智慧。

在南洋岛国的华社,有这样一群中医人,本着对古老医学的热爱和追求,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典籍中钻研医理、哲理,寻求健康生存的养生之道,寻求疾病的治疗之道,来应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他们以大医精诚的胸怀怜悯苍生 ,保持着对人的关怀,对人的诚意。

年轻人回答我,学习中医就是内视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有一套精密的调理机制,我们需要的是养生,是学会保养这个精密而完美的身体,学会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让它不受外邪和内伤的损害,这就是未病先防。这门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的健康指南。

狮城脉搏

如此付出只为了如医圣张仲景所言,可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中医同仁们正是在这些古代圣贤的教诲下,源于对古老医学经典的执着和热爱,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家人的大力支持,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克服工作家庭和年龄的重重困难,潜心钻研,术业益进。

乐龄人回答我,用毅力和定力挑战自我,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可以活得健康和充实,不求长命百岁,只要求活着的时候健康有尊严。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一纸执业证书却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医道”就是生活之道,源于一种心灵沉静力量的阅读,百折不回,精诚专一,享受对自我生命的认知过程,纵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因为学了中医,从身体到心灵都获得了新生,有限的人生重放光彩!

多少日夜的不眠苦读,多少家用的俭省来付学费,多少周末失去与家人团聚的时间 ......在这浮躁忙碌的时代里,这样沉静的灯下苦读、夜不成眠,这样的闻鸡起舞、不懈地努力;即便是考到了行医执照开始行医后,还需要时常翻阅医书、研读医案,不断吸取前辈专家的经验。要一辈子读书,一辈子临床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当今社会的医疗系统是以西医为主,中医药为辅。从事西医工作与中医工作收入的差别很大。若仅从功利考量,中医并无太大的吸引力。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穷及一生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来学习钻研这浩渺如烟的深奥理论和临床实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