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研究的天文学和宇宙学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他提出的“霍金辐射”对数学物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霍金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贡献在于对引力和黑洞的研究。“霍金辐射”使霍金达到了物理学研究的巅峰,尽管“霍金辐射”被物理学界广泛接受,可是由于验证该理论的试验难度远超目前仪器的限制,霍金辐射很难有直接证据;也可能因此,他一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

我对此深表认同。当下的年轻人应当学习霍金教授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在人生的道路中会面临许多难题与挑战,但只要向着目标坚持努力奋斗,必能成就更好的自我,开拓一番大事业。

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就是要像霍金一样,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细心地思考,大胆地推论,才能够在科学学术研究上有突破性的发展。

他说:“尽管地球在未来一些年里遭遇灾难的概率可能性很低,但这种概率会不断增加,而且会变得接近确定。”当时许多人对他的预测议论纷纷,连许多同行也认为他言过其实。但他仍然坚持己见。

霍金在21岁那年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渐冻症”。医生告诉他,只有低于5%的病患得以成功存活20年。但是他并未就此向命运低头,靠着惊人的生存意志与病魔抗争了50余年。而他这50年也没有虚度,把生命全部奉献在宇宙学及天体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上。

(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科学界的一代巨擘斯蒂芬·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与世长辞,享年76岁。他是享誉全球的物理及宇宙学家,为科学学术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人认为霍金是爱因斯坦后,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及科普作家之一。他的逝世令世人感到格外惋惜。

即使全身逐渐瘫痪须在轮椅上度日,他也不曾言败,先是利用还能运动的手指头,结合电脑科技来传达思想;当手指都不能动的时候,又利用面部肌肉和转动眼球,结合科技进行沟通。顽强的生命力、执著的钻研精神,成就了这位励志性的传奇人物。

霍金凭借自己超凡的想象力及大胆的推论,推论出了著名的“黑洞面积定理”,后又有“霍金辐射”“奇点定理”等等相关理论。黑洞是宇宙空间里存在着的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引力强大,不仅物质,连辐射都会被它吞噬。在1974年霍金又推论黑洞能够从视界发射热辐射,称为“霍金辐射”。其理论是粒子在黑洞的视界边缘不断产生,其中一部分粒子能够以热辐射的形式,从黑洞边界逃逸出去。

他在当时的演讲中提到:“一息若存,希望不灭。”在演讲结尾处,霍金谦恭地说:“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过去50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为自己能对此作做出小小贡献而感到高兴。”他说:“记住,仰望星空,不要低头自顾脚下。保持好奇之心,无论生活看似多么艰难,总有你能成功胜任的事情。”虽然身体被限制在轮椅上,思维却可以自由漫步宇宙。

霍金也与彭罗斯提出“奇点定理”,运用拓扑学的方法,证明了宇宙存在奇点。这也间接证明了大爆炸是存在的。

对于霍金教授的离世,李显龙总理向其致哀,他说:“霍金教授通过对黑洞、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工作,做出巨大贡献,让人们了解宇宙。世人也会记得霍金教授是一名有毅力的伟人,克服疾病完成伟绩。尽管身体受病情影响逐渐衰弱,到最终全身瘫痪,他从来没有对人生失去希望或目标。希望他的故事能持久地启发我们在逆境中坚持,为我们的人生做出有意义的事。”

霍金在物理学上的成果可能无法比肩爱因斯坦或者杨振宁,但是他作为科普作者及科学大使,对于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于科学的普及所做的贡献,应该是无出其右。去年7月我和内子去剑桥大学参加了霍金教授75周岁生日的盛典及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和大学行政主管出席了这个为期四天的会议。他那时身体已经日渐虚弱,不过依旧保持了他特有的幽默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善意。

早在1993年,我们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就出版了霍金的两本学术专著,“Hawking on the Big Bang and Black Holes”(《霍金谈大爆炸和黑洞》)及“Euclidean Quantum Gravity”(《欧几里德量子引力学》)。他的其他著作基本上都是由欧美出版。这两部经典学术专著甫一出版就广受好评。第一本书收录了霍金关于黑洞理论和时空奇点的最重要文献;第二本则集结了广义相对论特别是量子引力方面的顶尖论文。

除了在物理及宇宙学的学术性上作出大胆的预测,霍金也常常为人类的未来作出超出普通人所能想象的惊人预言。霍金勇于把思想表达出来,从不惧怕世人的异样眼光或嘲讽。其中一个例子是,他认为地球将会在未来1000年或1万年内毁灭,人类必须向外太空发展,为未来移民外星球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