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国期间(1871—1918),俾斯麦为稳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新兴强国地位,争取和拉拢俄国。1873年,德皇威廉一世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结成了“三皇同盟”。
沙皇微服私访欧洲诸国,尤其对德国和荷兰推崇有加,并从两国学习和照搬了不少东西。圣彼得堡成为沙俄的首都,面朝西方,欧风渐入。
直到彼得大帝亲政后向西方推开闭锁经年的窗户,德意志与俄罗斯的关系才有了一个新的起始。
在这一系列的双边多边关系对撞和重组过程中,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该年确立了两国的这个对话机制,旨在加强彼此的民间沟通和增进双方的理解。
同时,柏林与莫斯科每走一步,也都无法不考虑同属欧盟的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反感和警惕。
“三皇同盟”条约到期后,各方因对巴尔干半岛以及在如何对待英法问题上意见相左而无意再续,这个帝王盟约随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德奥意的“三国同盟”,德意志和俄罗斯由此彻底沦为冤家对头。
列宁的德皇使命
另一方面,他始终未忘自己的使命,按照另一位德国人卡尔·马克思的理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两国关系中仍有一定的感性因素在起作用:面对乌克兰危机,白宫在后面赶着催着欧洲盟国制裁莫斯科,是德国现政府迟迟不愿意走出这一步,最后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采取施压措施,但始终给普京留着后路、开着后门。
从政治上讲,欧洲皇室联姻曾是列强维持和平稳定局面的基础。只是,皇室间的血缘关系没能战胜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德俄关系由亲善走向敌对。原先在宫廷相见的故人成了战场上厮杀的敌人。
就在这看似不可调和的国际格局中,一束橄榄枝隔着寒风中垂挂的铁幕向对方致意。为了缓解东西方剑拔弩张的关系,德国总理勃兰特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推行“东方政策”。
那么,主动迈出这一步的为何不是美国,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而是西德呢?
德意志与俄罗斯无疑是两个伟大的民族,德意志的理性与俄罗斯的性情相互排斥又彼此吸引。可命运安排他们共处一块大陆,若即若离着,此消彼长着,相互需要着。
可以说,德俄关系很难摆脱美国的影响。德国坚持和俄罗斯合作的“北溪二号”项目一直是美国诟病德国的一大理由。
另一方面,德意志与俄罗斯之间在血腥的一页翻过之后,抛开现实政治的需求和国家利益的博弈不说,彼此依然还存留着惺惺相惜的情怀。
二战结束,德国被分割。冷战期间,苏美对峙,东西两大阵营犬牙交错,危机四伏。
1073年,一场婚礼盛宴开启了德意志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基辅的亚罗波尔克大公(Jaropolk von Kiew)迎娶魏玛公主姑妮恭德(Kunigunde von Weimar)。
可惜,德俄关系中的首次“蜜月”转眼即逝,新郎亚罗波尔克婚后没几年即被谋杀。1240年,俄罗斯的发源地古罗斯几乎全数毁于蒙古人的铁蹄之下,斯拉夫东部地区就此从西方的视野中消失。
这其中的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每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其本身都是某种启示。
关于这段历史秘辛,德国《明镜周刊》早在2007年底的第50期就做过详尽报道,文章的标题是《德皇陛下的革命家》,封面副题则是《被收买的革命》。
1941年6月22日,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发动闪电战,德俄由此反目为仇,分道扬镳。
德皇那么做是为了本国的利益,第一步成功了,最终却失败了,退位后去荷兰当了寓公;戈比那么做也是为了本国利益,第一步出于无奈,结果也没好报,下台后被百姓骂成“败家子”。
从王朝到共和,从独裁到民主,两个民族时而携手并肩,时而兵戎相见,磕磕绊绊走过了千年春秋。
的确,德意志与俄罗斯的历史源远流长。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如今,左右两国关系的不再是皇家亲情和家族内的彼此算计,而是新一代政治精英和强人的个人好恶与智慧博弈,传统的“通婚联姻”似乎已被现代的“国家利益”取代。
德俄要走近,恐怕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之后长达数年的苏德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希特勒最终重蹈当年拿破仑的覆辙,从踏入俄罗斯土地那天开始便注定了第三帝国覆灭的命运。
历史上的巧合有时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冷战后德俄关系正常化
德意志和俄罗斯这对“难兄难弟”,他们的联手和对垒实际上左右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其影响至今绵延不断,而他们的渊源则要追溯到更久之前……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假如没有德皇威廉二世和表弟尼古拉二世之间的不和,两次世界大战会发生吗?假如没有学长列宁推翻学弟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俄国或许会走一条议会民主之路吗?
历史就是如此充满戏剧性!
山水轮换,乾坤倒转。风谲云诡,因果相报。
一方面,他“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仅如德皇所愿促使俄罗斯退出了一战,改变了当时的盟国结构,而且还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灭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这让亲戚德皇很不是滋味。
他从战略角度出发,鼓励贵族王室与西欧通婚,特别是与德国,于是就有了后来原籍普鲁士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夫人亚历山德拉(原是黑森达姆的一位公主)。
德意志与俄罗斯无疑是两个伟大的民族,德意志的理性与俄罗斯的性情相互排斥又彼此吸引。可命运安排他们共处一块大陆,若即若离着,此消彼长着,相互需要着。
世人看到的这个结果似乎体现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和平意愿,但却不知这个历史事件只是当年地缘政治大局中的一步棋而已;更不知列宁同志实际上是受德皇威廉二世的委托回家乡闹革命的,目的是营造东线的和平,以帮助德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列宁的德皇使命”这个故事的两对主角中,一对沾亲带故: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是一对表兄弟,同属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家族;一对是同乡加学友:孟什维克的代表人物克伦斯基是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的老乡,两人都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其父亲还曾担任过列宁中学时期的老师和校长。
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因为东德西德在冷战格局中地处对抗的最前沿,东西方一有风吹草动,东西德必定首当其冲。一个民族,两个阵营,西德政府不愿用本民族的代价来为美苏的霸权利益长期买单。
“十月革命”的确是列宁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支持下发动的一场政变。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点: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后即与德方和谈,并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德方。
国家利益高于血缘亲情
实际上,“德俄联手抗击西方”这个战略不仅威廉二世尝试过,20多年后的希特勒斯大林也实践过。
1939年8月24日,纳粹德国和红色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希特勒和斯大林的“蜜月期”如《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本身一样,虽然相约10年,最终却只有22个月的缘分。
文章根据解密档案披露,列宁从1915年开始充当德国的秘密代理人,在德国当局资助下从事革命活动。德国外交部直到1917年年底都在给列宁拨款,累计2600万帝国马克。俄罗斯新编的《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进一步证实了《明镜周刊》公布的这一史实。
它的开始要追溯至多事的2001年:欧盟东扩紧锣密鼓,中美撞机事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九一一恐袭,中国正式“入世”等。
俄罗斯与德国内政中左右两边势力(左派党和选项党)的“暧昧”关系,也是德国政府无法和俄罗斯政治缓和的一个重要原因。
十月革命之后,许多俄罗斯人害怕被革命而逃到柏林避难,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柏林的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扎根落户,柏林人后来戏称该区为“夏洛滕格勒”。
冷战结束,德意志赢得了民族统一的历史机遇,而原先统一强大的苏联却分崩离析了。
德皇当年把列宁送回了俄国,不料竟诞生出一个红色怪物;戈尔巴乔夫成就了德国的统一,却就此断送了苏联帝国的前程。
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勃兰特“以亲近促转变”的东方政策最后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但列宁并不是一位普通的“间谍”或“特务”。客观地说,他是一个有着自己抱负的激进革命者。
按照“和约”的内容,这些土地是永久割让的。只是后来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德国在一战后期全线崩溃,成了战败国,俄国才幸运地失而复得,收回了这些土地。这就是为什么普京会把列宁称作“民族叛徒”的原因所在。
日前,一年一度的德俄“彼得堡对话”在德国北威州柯尼希斯温特的彼得贝格山举行。
奥地利犹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曾把1917年的4月16日称为“人类的转折点”。
关于“十月革命”,《维基百科》是这么注解的:“与德军作战造成民生凋敝,更使社会不满度急剧上升,最终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废黜,诺曼诺夫皇朝灭亡。……列宁承诺会在革命后为人民带来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02年前的这一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别名列宁)从流亡地瑞士苏黎世,乘坐闷罐车回到圣彼得堡,投入到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