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专家的预测,疫情对艺术行业所造成的影响,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艺术行业当如何自救?是拿着政府的补贴,坐等疫情结束,重新返回原先的轨道?还是从危机中寻得机遇,规划新的路线?
在海外,柏林爱乐乐团带头免费开放数字音乐厅,随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赫尔辛基广播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和莫斯科大剧院,都纷纷推出类似的在线音乐会。谷歌的艺术与文化平台同1200家知名博物馆和档案馆合作,提供线上参观服务,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奥赛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和梵高博物馆。
疫情发生前,艺术教育的线上教学不被看好。然而,从疫情暴发到现在,人们从“被迫”接受,到慢慢发现了线上教学的优势,这一观念的改变实属不易。当然,线上完全取代线下还有待更多的新科技的出现。但在疫情过后,线上与线下相配合,必定成为全新的艺术教育模式。
除了线上的艺术展演活动,一些因疫情而不得不取消演出计划的音乐家也没闲着,纷纷打开手机和电脑,登上“云”端。一时间以客厅、卧室为背景的“云上音乐会”成为风潮。
《易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事物发展到极端而滞碍不通的时候,就会发生变革。变革会使事物获得新生,并能保持恒久。
这对老师的表达能力和学生的领悟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逼迫”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其次,很多视讯软件的录像功能,便于将线上教学录制成视频。在课后学生可以多次回放,复习所学内容,拾遗补缺。再者,线上课程还节约了学生往返奔波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
(作者是中国浙江省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其中最盛大的莫过于4月19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公益组织“全球公民”联合发起,历时八个小时、聚集上百位全球顶级的音乐家参加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云上音乐会。这个活动代表各国人民向抗击冠状病毒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并为全球冠状病毒抗疫行动筹集善款,完美展示了音乐无国界的强大力量。
虽然5G时代的到来和交互视频平台的出现,早已悄悄改变了企业的工作方式,许多行业的员工在家办公,以视讯和电邮的方式沟通,受疫情影响不大;但艺术行业却是重感官体验的,无法直接将线下活动搬到线上,尤其是艺术展演和艺术培训。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有序而平静的生活,将许多行业迅速推向历史的转折点;艺术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中国的一些艺术团体已经推出收费的云端音乐会,相信这很快会成为一个趋势。线上宣传的低成本、观众数量的无上限,加上一些直播平台的广告收益,线上展演必将给艺术家带来最大化的声望和收益。艺术教育同样如此。
除了展演方式的转变,艺术教育也不得不变换轨道,从线下转战到线上。笔者所在的艺术学院同其他大学一样,从3月初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笔者承担的古筝、古琴表演课,是开展线上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对一”教学。
很快的,本地和海外艺术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湘灵音乐社将他们的演出视频《启程十年》和《Shi Yan》陆续上传到面簿和Youtube,与世界各地的爱乐者共享。在短短半个月,六个短片的点击量就高达9万余次,并且以非华裔观众为主,有效提升了新加坡南音的国际影响力。
在1月底到2月初第一波境外输入的影响下,许多演出和展览陆续延期或取消。病毒阻断措施实施后,所有艺术教育行业,如音乐学校、书画培训学校也被迫停业。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革命,推进人类的进步与文明。越是在危机中越要保持冷静,才能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待疫情结束,重整雄风。
学生首先要近距离观察老师的示范,模拟老师在演奏时的气息、手势、情感投入和肢体语言的表达。经过两个多月网络教学体验,笔者逐步改变了“线上艺术教学不如线下”的观点。在网速差异导致图像与声音无法实时同步的情况下,笔者果断抛弃了原先“对弹”(即老师和学生同时弹奏)的教学方法,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模仿”改成“以学生为中心,老师点评”。
就拿17年前的沙斯疫情来说,在无数传统行业受到重创的时候,马云、刘强东看准电子商务,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才有了今天改变中国人消费习惯的京东和淘宝。现在,我们拥有ZOOM这样的云会议视讯软件,有面簿、推特、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有Youtube这样的视频搜索和分享平台,艺术行业是否也有了“变而通,通而久”的资本呢?
事事都有两面性,看待疫情亦是如此。虽然生活被迫按下“暂停键”,但我们却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因为疫情,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可以欣赏到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胡桃夹子》和《天鹅湖》,看到伦敦大英博物馆珍藏的埃及罗塞塔石碑和敦煌壁画。对于艺术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尽管线上体验缺乏线下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是经济有效的宣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