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也显示,各种族只懂说讲母语的人群也持续减少。随着时间推移,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已步入暮年。这种走势,再过一二十寒暑,母语在家庭的使用率当是江河日下。常讲华语的家庭数目,将随着社群中的单语人口辞世而递减。一叶知秋啊,你可由此感知华文华语的明天——开到荼靡花事了,无喜无悲心自常。
一晃眼,20余春秋过去,环顾当下的语言生态,你说我们是朝着哪个方向推进?开盅揭盖,20年光阴确实改变了社会的语言习惯,但风是反向吹。倘若社会精英疾呼国民多用华文多讲华语,却无法身体力行,所谓宣导,不过是缺乏底气的空言。
面对斯情斯景,为了免于“四大皆空”,家庭有必要成为童子的母语起步基地。这基地能否发挥功效,把语文火箭推向蓝天,取决于家长的态度。都说态度决定高度,但你得牢记带上一剂苦口良药——坚持——坚持为孩子在家中创造足够说讲华语的环境,意志不动摇,态度不妥协,守住这道防线,年复年,青藤绿蔓才有瓜熟蒂落的可能。
(编按:上周六(7月10日)的“四面墙外”专栏,由于技术错误而脱稿,特此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都说独自上路,行动可以快些。因为选择在我、少了牵绊,家成了为孩子开拓说讲母语的难得空间。当前的学校课程,母语属于单科,学习时间随年级升高而递减,每周不过区区三几小时,致使学生学习母文时,字词巩固不易、遗忘率高,好比米袋破洞,扛着它回家,米粒沿途掉落。
华语提升不易,是学习动机向功利倾斜与使用空间日益窄化,两面夹击的结果。当前人们学习母语的推进器,主要有二:其一是考试无可抗拒的魔力;其二是中国经济扩大带来的利益诱惑。两者相比,考试所发挥的作用又远甚于中国因素。倘若抽离考试这把尚方宝剑,单凭传承文化使命,说讲华语的杠杆就短了给力的支点。
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与政治上的实力飞跃提升,已经让美国芒刺在背。中美博弈日益尖锐之际,岛国的华文使用并未迎来绽放的花季,是否意味着这些年中国因素没有催出人们学习中文的紧迫感?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人的成长过程,会经历家庭、学校、职场与社会这四大语言使用空间。看官且自问,这四个人生领域里,华语的地皮有多少方圆?当前的实况:16岁或18岁以前,是个人接触母语最频密的时段。一旦上了大学、进入职场,多数人近乎与中文绝缘,市井衢陌也难寻中文的脚印。恶性循环成形,少时练就的一招半式,陌生了、荒废了,语文信心点滴流失,距离感与日拉长。
虽然现实冲淡了人们对母语的情感,社会上依然存在积极主张母语学习的声音。君记否,11年前芳林公园有过一阵少见的雷音——支持母语者前往公园签署请愿书,反对教育部有意把小六会考母语比重降低的做法。后来此事以官府召开记者会,宣示坚决维护双语政策而落幕。
数量上,汉语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但主要流通于两岸四地的中华经济圈内,圈外的地盘仍属于英语帝国。在网络江湖,英文应用对本地人的诱惑也远甚于中文。中国的软实力仍未聚拢中华经济圈外的狂蜂浪蝶,“哈华”风未见形影,汉语没能有效显示它的魅力与深度需求。
草根对语文状态的感应很直接。咖啡店的老林说,还是趁早让小朋友吃榴梿,吮着手指头的遗香,味道就定存在舌尖上了。看官们,望左顾右,看来比较可能为小朋友创造浸濡环境的,就是家这个方寸之地了。但近来风向无常,在母语支流水位下降之际,舆论燃起了两个火点——“华人优势”与“沙文主义”的火舌在风里晃荡,望着让人心紧。
近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确认了一个人们早已感知的趋势:英语取代了华语,成为国人家中最常说的语言。这现象的潜台词是:母语的水位下降,使用人数一冬不如一冬,水平也如石头顺坡滚落。当今,以华语为主要家庭用语者只剩29.9%。母语在家庭中的弱化态势明显,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否安之若素,放任自流?
已故李光耀总理于2000年接受专访时直白,倘若社会中能说讲华语的高层,无法在适当的场合以华语交流政经或社会课题,华语将成为厨房语言。他断定,我们还得再花20年,才能改变华族社群的语言习惯,在家庭与公共场合用华语交换意见。
这是个存在40余年的老问题,至今仍找不到灵丹妙药。当前的大环境下,我们有必要为学生多创造使用母语的空间,但选择已经不多,家是可供开发的一方沃土。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起步腾飞,我们的政治领导曾经信誓旦旦,认为新加坡可发挥西方资本通往中国的桥梁作用,底气就来自我们中英兼备的双语优势。随着30年的此消彼长,双语优势已然黄金失色。岛国中文人才不足成了一道难解的习题,这个短板可伤了我们的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