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去诊所都为了拿病假单。虽然快检中心可以做检测、记录已染病,但去诊所只要说是上呼吸道感染,就能以10元看病拿药,这要比疫情之前动辄四五十元的花费便宜许多。再加上很多人有各种慢性病,染病后怕自己哮喘、高血压、鼻子敏感发作,或者想让医生用听筒听一听肺部有没有积水,都是大家求医的原因。

让遍布全岛的全科诊所负起照顾冠病病患的责任,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援,如津贴和药品配给,肯定是正确的做法,也是冠病进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的决策性转型。

但是奥密克戎改变了曲线的数量级(order of magnitude),这几天,正式通报的社区病例就快增加到60万人了。两倍的增长,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量变引起的质变。这两年时间过得很快,每天盯着病例看,有时候会见树不见林。再来温习一遍,其实2021年开年,我国的社区病例只有2000多起,染病的多数属于几个大型感染群,他们在医院和社区设施痊愈了才离开,因此绝大部分新加坡人除了没有染病外,对病毒的切身体会也不深。

比如上个星期一和星期二,我家这里四五家诊所外面多了很多边等边看手机的人,领取ART检测仪的贩卖机也断货了。果然,星期二晚上病例出炉,2万5000多起,卫生部也不得不再度提醒,除非非常紧急,否则别前往急诊部,部分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也会延长营业时间。

但要注意的是,这不等于会是顺利过渡的过程。现在大家可能已意识到,没有所谓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更没有所谓迎接新常态,因为新常态已经到来。

2021年德尔塔来袭后,很多人开始适应在家康复,加上有疫苗的照护,多数人病症不是太重,到了2022年开年,本地社区病例临近20万人。

(作者是《联合早报》本地新闻主任)

让遍布全岛的全科诊所负起照顾冠病病患的责任,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援,如津贴和药品配给,肯定是正确的做法,也是冠病进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的决策性转型。

卫生部去年底允许病患到这些诊所治疗冠病后,诊所成为评估疫情是否严重的晴雨表。今年的奥密克戎疫情以来,不必等着看玻璃门有没有开,从排队的人龙就能直观感受到病例的多寡。

虽说多数人并不严重,但严不严重是带有主观性的。相较于初期没有疫苗时,有病患喘不过气、肺部纤维化、陷入昏迷、需要呼吸器保命、苏醒后体重大跌身体持续虚弱来说,现在很多人体会到的头痛、喉咙痛、疲累的确轻微许多,但对于没有中过的人来说,初次体验如临大敌是可以理解的。

之前一个人病倒,可能自己吃点药,其他人注意一点就算了。现在是全家人病倒,很难说完全不去看医生。

但是,面对奥密克戎疫情,我们在不同的层面,还是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这点值得再次探讨。

这意味着新加坡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已经染病,也意味着有更多人首次直面病毒,很多公众人物也公开表明他们中招。有一句玩笑话说,谁现在要是没有认识中了冠病的人,说明你没有朋友。

一些公众也反映,明明已经去诊所登记确诊了,家里其他人还是没有收到健康风险通知(Health Risk Notice,简称HRN),无法领取免费的检测仪,直到自己上网主动报备。既然病例多了起来,是否要重新评估检测仪的发放程序,比如让诊所多提供一些检测仪给确诊病患,让他们给家人用?

去年,经历过家中有人染病后,就知道原本关着玻璃门的诊所,有确诊病例到访之后,会把门打开晾一晾,好让空气流通。有时经过诊所,看到玻璃门开着,自然就心领神会。

奥密克戎带来的高峰在其他国家已有先例,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也数次提到这个变种毒株的传染性不可小觑,曲线还在爬高。我国去年有过一次大批确诊者要突然适应在家康复的经历,因此,不能说民众应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冠病危机没有准备,也不能说对病毒已经麻木而选择视而不见。

我家这里都是近10年内建好的预购组屋,全科医生诊所是这些新项目的标配。

况且,要看病假单的也未必是雇主,可能还有需要康复证明出国的人、回营受训的人,还有每半年必须去看医生做体检的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