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早报》政治新闻主任)
这样的建议似乎可行,但迄今为止只有商业化运作的食阁和咖啡店摊位采纳。有人认为,这么做其实破坏了小贩美食包含的工匠精神,以及小贩中心作为情感纽带的文化元素。
小贩中心成功申遗,令不少新加坡人感到自豪,但这没能改变许多年轻人不愿接手的事实,老字号关闭或售卖秘方的情况依然时有所闻。一些人甚至担心,若干年后,小贩中心文化遗产的光环,会不会逐渐消失。
2016年,《联合早报》曾在交流站刊登过林叔献有关“小贩中心如何转型”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建议,让所有小贩集中在中央厨房工作,订单由电脑系统传送给各摊主,他们再把烹调好的食物送到“领餐窗口”,由电脑系统呼叫食客前来领取。这样一来,小贩可共享一些先进和更有效率的厨房设备,也可聘请专业经理负责整体协调和管理,降低营业成本,提高生产力。
去年3月,政府宣布对再次申遗展开咨询活动。本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首10个入围候选的项目名单,即歌台、妆艺大游行、农历新年捞鱼生、马来传统歌谣、胡姬花培植、娘惹珠绣与刺绣、大宝森节,本地华巫印各族群的生育礼俗、糕点(kueh)的制作和共享习俗,以及传统医疗法。
再次申遗预计能重新激发新加坡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但我们再一次尝试向世界介绍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同时,除了聚焦各个项目有多独特、多具代表性,还得好好思考它们的生命力,想想它们是不是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他的经历说明,需要复杂工序的美食若要走入小贩中心,很难在这个价格相对廉宜的大众食堂找到正确定位。再说,一个小档口在订购食材方面缺乏规模效应。
他的食物频频获美食家赞赏,且档口不至于门可罗雀,但还是比不上隔壁饭菜摊长长的人龙。朋友几番努力、改良餐牌好几次后,最终还是放弃。
一家知名的酒店近日举办别出心裁的活动,把撑不过冠病疫情煎熬、不得不关闭的小贩档口,引进五星级的庭院,让支持这些小贩的饕客重温熟悉的味道。
我的一个朋友是受邀者之一,他在疫情初期满腔热血,到麦士威小贩中心开了档创意印度料理,希望能向安娣和安哥证明,印度料理别有风味。
事实上,小贩中心这个情感联络站,联络的不仅仅是饕客之间的情感,更有着摊主和顾客之间的相识与相知。别的不说,炒粿条摊主记得熟客要不要蛤、要不要以腊肠取代;咖啡摊头手记得熟客要茶水少糖或咖啡更“厚”,都需要一定时间和情感的积累。这肯定是中央厨房做不到的。
从设计餐牌、购买食材、腌制食材到烹煮食品和洗碗碟等,朋友无不亲力亲为。每次到他档口,看到的总是一脸倦容、在默默耕耘的他,难得有机会说上两句话。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时不时就有小贩中心须转型的呼吁,包括设立中央厨房、用餐区和碗碟清洗区,也有由政府带头,协助小贩数码化的努力。
到了酒店的他就不同了,除了因为要严格守住秘方,不得不亲自腌制的食材,其他的繁琐工作都由酒店的职员代劳。若有赞赏其厨艺要跟他碰面的食客,朋友还可以从容地与他们攀谈并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