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场中,包含着异常丰富的信息,而舆论场中的每一名发言者,都想得到人们的点赞、认可。在异常丰富的信息量中,要想脱颖而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观点先行。用最简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核心立场,然后再展开论述,是很多网络舆论发言者惯常采用的方法。

在这种局面下,舆论场中很难出现第三派、第四派观点。因为观点过多,会造成立场选择的困难。当只有两派观点相互厮杀,可供选择的时候,发言者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其中一方之中。

网络上越来越盛行的推送功能,同时也是一种筛选功能,而筛选功能正是用于强化偏好的。这种推送、筛选功能在网络上的兴起,最初是用于商品营销,根据消费者在网上已购的物品,推算出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进行营销推送。现在这种推送、筛选功能已经普遍应用于网络论坛中。网络论坛会基于算法,向读者推送其感兴趣的文章和观点。这在无形中会强化读者原来的偏好,甚至激发读者成为发言者,与另一派“对决”的斗志。

真正能够引发关注、形成讨论的观点,又往往不是那些说理认真、持中庸之道的观点,恰恰是偏颇才能吸引阅读量。所以很多立论者为了让人们对自己的观点阅读、点赞,很可能无意之中就持一种偏颇立场,或说在没有发言之前就设定了自己要攻击的舆论对立面。这样,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之后,喜欢的会点赞,反对的会攻击,阅读量有了,热度也有了。与此同时,持相反立场和观点的发言者,基于同样方式进入舆论场中,就形成了两派观点泾渭分明的局面。

笔者要探讨的不是要支持哪一派的立场或判断问题,而是想探讨为什么在网络舆论中,一旦就某一重大问题作出讨论,往往会产生针锋相对的两派观点,并且两派之间很少能吸纳对方观点中的合理之处。

这种网络推送看起来只是在迎合读者自己的独立选择,使读者能更为便捷地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和文章,但实际上也是对读者个人自由——接纳更广泛观点的自由的一种侵蚀。在网络盛行之前,我们在阅读报纸、观看电视时,也会有自己的偏好选择,这种偏好选择也未必能在家庭成员间达成完全一致,甚至也会产生争论,但这种争论不会因为有数以千百计的点赞、支持而被强化成难以转变的固化立场。但在网络舆论中,观点一旦树立,偏好一旦强化,就很难再想心平气和地吸收对方立场观点的合理之处。

但在网络舆论中,我们难以找到想象中的罗马广场的场景,反而在网络舆论之外,在现实生活之中,还可以营造一种罗马广场的氛围,使观点的碰撞更加多元,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偏向于非此即彼。

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在网上就各种事件发表观点、看法,与同一阵营的网民相互声援,与另一阵营的网民针锋相对,越来越成为常态。当下中文网络论坛中,有两件事引发最热烈的争论。其一是俄乌战争问题,一方强调乌克兰主权不容侵犯;另一方强调俄罗斯的安全问题应予关切。其二是面对疫情的重新抬头中国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一方被称为“清零派”,认为动态清零政策最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另一方被称为“共存派”,认为应该接受与冠病病毒的共存,减少管控。

据说在古罗马时代,一些雄辩家经常在罗马广场上发表演说,有时也相互辩论。罗马广场就是一个舆论场,但这舆论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从罗马广场经过的人,可能赞同某一种观点,也可能反对某一种观点,但观点不会被筛选、屏蔽掉,也就会飘入行人耳中,给了个人转变偏好的更大可能。有时候,也可能仅是因为某位演讲者长得玉树临风,或者使用了颇有技巧的修辞术,就能吸引人们驻足,听听他说了什么,从而增加人们接受多种观点的可能性。

(作者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