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学习华文的环境并没有好转。

本地华文教育课题近日在报章和社交媒体掀起一番热烈讨论。一位华文报前记者先提出她对本地华文教材过于枯燥乏味的看法和担忧,之后有一名小四学生致函反驳,认为课本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让她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华文。

其实,我在2018年曾经写过如何让孩子更爱华文的看法:一、学好华文,教师不可用言语羞辱华文较弱的孩子;二、教材不该一直说教,讲大道理;三、家长必须在家中提高华文的地位。

除了以上三点没有改进之外,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一大原因是因为疼惜中华文化的拥护者太自命清高了。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最近年轻人受韩风吸引,出现明显热爱韩语的趋势。我有学生不爱华文,却报读韩文班。这种例子应该会让“华文极端分子”气得鼻孔冒烟。

说得好听一点,爱护中华文化者是在追求完美;难听一点,是墨守成规。华文“极端分子”就是要字正腔圆、不可掺杂其他语言,没有犯错的余地。好笑的是,本地广播电台宣传片并不是在宣传节目的内容有多好,而是在纠正经常念错的错别字。若要吸引较年轻的听众,这个做法恐怕事倍功半。每当演员或广播员念错字,我们也会看到《联合早报》副刊的读者“批骂”留言。

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环境学华文,谁还要用华文?相对的,好莱坞当红炸子鸡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的名字难念,但不见得西方媒体一直执着于名字的念法,反而着重在访问的内容。演员本身也表示不在乎观众或记者念错他的名字。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当红艺人杨采妮来到新加坡,港台把“妮”念第二声,中国念第一声,所以新加坡也念第一声。

英文也是如此。爱尔兰、美国、英国的用法各有千秋,个别的用法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并爱上语言。

学习语言必须常用、常听才能进步。如果有人一直泼冷水,把学习者的努力都批评得一文不值,还有谁要学华文?我认为要“华语酷”(讲华语运动多年前的标语),就该让年轻人勇敢自由地使用华文、华语。即使偶尔语音不准,或语法不对,又如何?语言没人用,多标准也没用。

学生想学韩文,一大原因或许是没有“很烦”的“婴儿潮老人”(boomer,指1946年至1964年出生、被网民视为保守和无法变通的人)纠正所有的病句和发音。

一声也好,二声也罢,能沟通最重要。

有一次,有一名听众念错,广播员还当场纠正。

学习语言,给予鼓励是很重要的。

学语言不应该如此死板。语言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说法。“垃圾”在台湾和中国大陆有不同的念法;新马的广东话也掺杂马来语,和香港的不一样。

在一个少用华文华语的环境,好意地提出批评和纠正,反而会让学习者厌恨语言。投函的小四生反驳文章写得很棒。虽然媒体报道其母亲有提点帮忙,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加强了。记得小学时,华文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投稿,把文章寄到当年《联合早报》的《青草地》,让我们看到文章刊登。这种正面的鼓励,自然地让孩子产生对语言的热爱,这个做法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