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火急火燎召开了一系列“稳经济”会议,并推出33项一揽子措施,说明4月份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即中国社会消费、工业及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的表现全部逊于预期,及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负增长达39%和46.6%,银行信贷急速收缩。

同样,在国务院“稳增长”一揽子措施中,这方面纠偏的政策还是不明确。对此,股市反映十分明显,比如恒生科技指数一直存在较大下跌风险。

对此,只要观察中国大陆股市及香港股市对国务院推出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的反应,也许就能看到一些端倪。其表现有,一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后的5月24日沪深股市都出现大跌势;二是近几天境外资金不断流出。也就是说,在股市投资者看来,在国务院推出的稳定经济一揽子措施中,一般性、常规性、间接性的救市政策多,震撼性、特别针对性、直接性的救市政策少,所以投资者对声势浩大的“稳经济”政策,仍抱有较多的观望态度。

可以说,这几方面应该是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化解,中国经济自然会复苏及回归常态;否则,情况不一定会乐观。

从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不仅中国国务院领导深入地方开座谈会及调查,国务院也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并在5月25日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直接敦促各地推出符合地方实际的“稳经济”政策。可以说,这次会议把中国的“稳经济”政策推到了一个高潮。

不过,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突然快速下行,有国外环境的影响,也与当局应对疫情在国内蔓延所推出的一些政策,导致经济活动突然阻断有关。如果社会经济活动突然停止,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处于静止状态几个月,经济增长肯定无从谈起。所以,当前“稳增长”问题,首先就得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就目前来看,这个问题不解决,任何刺激政策都起不了作用,中国经济仍会陷入没完没了的不确定性。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精神,疫情防控政策强调科学性、高效及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冲击,这应该是这种平衡的重点。

其次,疫情暴发两年多来,特别是今年,许多行业及企业都面临停业、破产甚至倒闭的巨大风险。为了保住市场主体,政府就得对这些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企业及行业进行直接财政补贴(而不是仅退税、减租、融资支持),让企业及行业受到的影响与冲击降到最小程度。如果政府大力度推出直接补救政策,采取直接财政补贴,不仅市场主体得以保住,也可在短期内复苏,经济才可能回归常态。但在现行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中,这方面着墨还是太少。

其实,投资者这种态度十分正常。因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不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而且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问题的实质及核心在哪里?首先,面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的紧缩、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化,及冠病疫情还在全球蔓延,肯定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与冲击,也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对此,中国只能以更为开放的方式来应对,才能保证经济稳增长。

最后,“稳增长”最关键因素是要重拾企业信心。企业信心全面转弱,不仅是当前中国经济全面下行最重要的原因,也可能是影响未来10年甚至几十年经济有效运行的最重要原因。只有真正重拾中国企业的信心,有意愿进行投资与生产,才能保市场主体,让更多人有就业机会。

经济下行源自防疫过当

在国务院推出的稳定经济一揽子措施中,一般性、常规性、间接性的救市政策多,震撼性、特别针对性、直接性的救市政策少,所以投资者对声势浩大的“稳经济”政策,仍抱有较多的观望态度。

再次,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借助疫情防治,计划经济观念、大政府观念又开始大行其道,政府权力也出现全面扩张。不少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突发性政策、强制性政策,迫使一些企业及行业突然消失及收缩,特别是平台经济的收缩更严重。

(作者是中国青岛大学教授及金融财富管理学院院长)

比如,中国的数码经济及行业本来是国家竞争力的骄傲,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以欧美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市场结构性及占有率的理论为标准,来判断中国平台企业的垄断程度,结果引发一年多来中国平台经济全面整顿及大幅度收缩,数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迅速下降,市场预期全面转弱,企业及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下降。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政府得对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及行业进行直接财政补贴,先让他们渡过眼前难关,保市场主体。二是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开放性来重整市场秩序,严格界定政府权力边界;只有在政府权力界定清楚的情况下,市场秩序才能有效建立起来,市场经济才能让中国走向繁荣。三是要保证以市场法则为基础的政策法规连续性和稳定性,让企业对政策法规有清楚明确的预期,而不是以运动式或风暴式推出政府主导的政策法规,因为这样会增加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四是要让企业及企业家广泛参与各项经济政策制定过程,而不是把企业当作政策的被动接受者。

所以,无论总理李克强在地方召开的振兴经济会议上,还是在全国稳定经济大会上,都要求各级领导,对已经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可以说,这些政策的紧迫性,也意味5月份经济形势更是不乐观,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加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