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与某一学科的深度专业化相比,跨学科教育在实际意义上可能没有直观的成效,因为它侧重于大局和大思想,而非立竿见影的技术和技能。然而,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用途,甚至有时候会沦为泛泛之谈的“大局观”,其实具有很多人性意义——学生们培养锐利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想法,获得全面寻求解决方案的丰富创造力,还有最重要的,对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拥有更强的信心。
庆幸的是,我们依然听到各国政府坚定地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国家发展的规划框架。甚至在地方层面,很多人尚在积极努力,尽量提高保护人类文明的意识,减少消耗、污染,帮助弱势群体,修复损伤的生态系统等等。然而不得不承认,做为一个整体,我们兴许还真没准备好。用“一盘散沙”来形容也许有点消极,但确实和“众志成城”还有一段距离。
当政府机构、公司和个人声称“可持续”或试图成为“可持续”时,首先要开诚布公地问自己一个最基本问题: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有多少了解?
无论是首席执行官、政府官员、银行家、农民、工程师、生物学家还是教育家,跨学科教育都提供一个平台,让人们重新思考变革和发展,及各自在其中的作用。最终也许只有一两个人可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但也会有不少人可以成为变革的先锋领袖,而最关键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互相理解扶持,一起合作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要打破这种狭隘的认知,我们也许得在教育层面进行关键性的干预,在课堂里鼓励尝试用不同视角来研究问题,在校园里创造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学习合作的空间,在测验中让学生直接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我相信,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效果会非常强大。我们很可能不会立即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但至少能对问题有更多层面和角度的理解,开通更多思路。而这也为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共同设计和合作执行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作者是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可持续发展博士
一位朋友热衷于提倡“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认为这是解决废物管理问题的绝妙概念。可惜的是,追问之下,他并不确定“闭合循环”须消耗多少能源,会造成多少排放。然而,这其实也只不过需要中学程度的理解力。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认为教育是改变世界的钥匙。然而,我们不仅要培养未来的领袖和精英,还得培养大量拥有先进意识的公民。虽然过去数十年间,东南亚各国在提高教育水准和规模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必须承认,我们的体系很大程度依然建立在严格地以学科为导向的框架之内。这意味着从大学毕业后,我们很可能仍停留在这个根深蒂固的系统中,用单一视角去看待、理解这个世界,用单一思维去应对、解决各种问题。
目前在马来西亚双威大学主管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课程)
这几年,企业甚至是国家机构陷入“漂绿”(greenwashing)之争的案例屡见不鲜。就个人而言,我并不同意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我认为,不是所有这些看起来“漂绿”的行为都是不怀好意、具有欺骗性的。反而,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我相信有很大部分的原因仅仅是负责人、操作团队甚至牵涉的群体对“可持续”这个概念缺乏足够意识、知识和批判性的思维。
距离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还剩下不到八年时间。冠病肆虐、中美交恶、俄乌危机——这几年人类没过几天安生的日子。那17个涂绘着缤纷色彩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似乎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忧心忡忡,社会弥漫一股不安情绪,似乎对未来充满了困惑。
在基础和高等教育中提供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年轻一代更有意义地参与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对话、讨论和辩论。在过去两年主持双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课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哪些主题最相关?我们还须要包括什么知识?是否须要增加非常具体的技能来满足市场需求?要引入什么水平的知识?我们是不是太贪婪了?
这些远不是“火箭科学”。然而,就普通大众来说,真没多少人会去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依我看来,这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作为一个群体,缺乏许多常识的这一事实。
一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在废物管理上花更多钱,但他们并不明白制定政策和预算分配的实际操作。这在技术上确实需要时间去明白整个过程,但最基本的三权分立,国会、政府、司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部分国民,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理科生,都对此一知半解。
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s)被许多人推广为资助森林保护的实用机制,但他们似乎并未考虑到单单专注于碳汇,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和土著人民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似乎有点复杂,但其实只要平时留意社会动态,关注时事,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土地利用的各种交错关系。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员
学术壁垒仍然存在,但融合也在发生。森林砍伐、洪水、烟霾、贫困、冲突、城市化、社会正义等——我们意识到,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无论是经济学家、工程师还是政治学者,可以在不相互合作的情况下解决任何这些问题。
我的邻居偏好有机食品,因为它听起来感觉很不错,且似乎“可持续”。不过她从未想过生产这些有机食品所需的土地面积。如果全部人都想要使用有机食品,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土地?这说穿了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
《易·乾卦·文言》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