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提倡双语教育多年,关于学习华文的讨论屡见不鲜,不乏建议。我个人认为学习华文的挑战,可以分为幼年和早年两个阶段来看。

我觉得策划华文教育系统的当局,应该慎重研究轻推理论的正负效应,妥善融合孩童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在这一方面,我不自量力,野人献曝,提议孩童的学前教育应该采用单语母语,建立巩固的母语文基础。等到孩子进入正规小学及其后的高年级教育,大量的英语应用可以迅速强化学子的英文程度,屈时双语可以并驾齐驱,各尽其能地发展。培育中英双语精英,是可以实现的理想和使命。

回国后我留意到小孩之间的英语交流量大增,只有两个已有五年华语基础的孩子保持全能的双语程度,两个少于三年华文基础的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喜欢用英语交流,说华语的时候用词吞吐,带一股洋腔。另一个只有不足一年华语基础的,根本把华语视为外星语。不曾出国的两个三岁多孩子,一个有大姐姐相伴,竟然以英语为主要应用语;另一个说得一口流利华语,可是一旦和大孩子混在一块,他们之间的主流会话也逐渐转为英语。

以最近华社热烈讨论的报生纸上删除籍贯的记录做法为例子来说,人们本来可以从报生纸上的中文名字和籍贯产生一种祖籍的认同和共鸣,积极参与新加坡大力推广的宗乡传统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一个给下一代更有趣的学习华文环境。新政策少了籍贯记录,下一代新加坡人,只有一个英式名字,谁可以自称是华人、福建人、广东人、潮州人、等等呢?这么样的一个政策不经意地加剧了边缘化传统文化,必将减弱传承这种文化的语言。幸好有关当局当机立断,对舆论哗然做出了即刻回应,把删除的籍贯重新注入新的报生纸。

若单凭经济效率为出发点来学习华文,学有所成的人,自有人在,不过他们面对的艰巨挑战,可想而知。华文的经济价值对在籍学生是很遥远的概念,不足以作为学习华文的推动力。难怪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华文太难了,压力也太大。

把华语当家里的最常用语,是应用轻推理论正视母语学习的一种表现。反观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接触华文华语的时间非常有限,不但在学习上不成气候,还带来负面的轻推效应,把学生推往一个不正确的处境,误使华文沦为次要科目。无论当局如何高调鼓吹华文华语的重要性,华文在学生下意识里的次要地位也不会动摇,社会大众又怎能一味责怪学生没有正确学习华文教育的态度呢?

我的一个观察是小孩生理上的语言发展现象。在脑部发育的最初三年,是最容易激发语言中心区的发展阶段,在这方面,华语必须作为幼婴语言发展的“初孕期”语言,持续接触,这一段时间最少要维持五年以上。如果一个孩子错过了孩童学习华语的大脑发育黄金时期,接下来的华文学习事倍功半在所难免。如果把我的观察推广到普及的华文教育,我可以了解在贫乏的幼年华文基础上,期望传统学校作为教导华文教育的最主要管道,是不实际的奢想。这也许是教学双方各感沮丧的原因所在。

我看三个儿子凭着稳固的幼年语文基础,求学时期间双语流利,华文学业上没有压力。转而看孙子的状况,两个有稳固幼年华文基础的小孩对华文保持的积极态度,在学校里,有良好进度。另两个的基础较弱,学校里对华文有正面态度和进度,但少了热度。幼年华文基础最弱的一个,无从激起学华文兴趣,挣扎着做学校华文作业,敷衍了事。

轻推理论(Nudge theory)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于2008年提出,阐述一个人在做决定时,都会选择比较容易走的一条路;如果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被人出肘轻推一下,就会朝推往的一边走去。很多公共政策引用轻推理论,从下意识里影响人民的行为,使他们朝有利于政策意愿的正面做出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公共男厕所里的站立小便池,小便四处乱射的尴尬场景比比皆是。小便池设计师在池缸恰当位置画上一只黑色小蜘蛛,一般男士都会瞄准黑蜘蛛撒尿,结果男厕的卫生状况在不费吹灰之力下,大大改善了。这是轻推的正面效应例子。

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看,很多人都认同丰富的传统中华文化生态,有助于华文学习的成果。新加坡在这方面的发展,可说不遗余力。可惜一些官方措施也有负轻推效应之嫌。

“初孕期”语言至少维持五年

我10岁之前,在家在校是清一色华文教育。我们三个儿子在三岁之前只说华语,我记得朋友的同年孩子因为他们不说英语而不愿意在一起游玩,五岁进入幼稚园才正式接触英文教育。

八个孙子周岁之内只接触华语。在托儿所和幼学班开始接触英语,在家里继续说华语。后来有五个小孩随父母到美国和英国小住一年和两年,打断学习华文的接触时间。

把华语当家里的最常用语,是应用轻推理论正视母语学习的一种表现。可惜一些官方措施也有负轻推效应之嫌,不经意地加剧边缘化华文的作用。

轻推作用也可以不经意地产生负面效应。如果行政上忽略或弄巧反拙产生了负效应,政策执行时会产生不尽如人意的效果,当局往往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我带大的三个儿子已经为人之父,眼前家里共有八个11岁以下的小孩,我家成了一个有趣的幼年华文学习的实地考察场所。让我先略说一下家里的华语文环境。最年长的成员是96岁的曾祖父,百分百说华语。我和太太是祖父母,每星期和这些小孩在家聚会一到三次,只以华语沟通。三个儿子和媳妇之间说英语,对孩子说华语。在家读《联合早报》,看华语电视节目和新闻,写华文书法。这个环境应该很适合小孩子学习华文。我反思三代学习华文的经历,有所领悟,可以一提。

我另一个观察是行为心理学上所说的轻推效应。

(作者是妇产专科医生,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