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一个明显的疑问还是浮现:为什么会以新加坡,而非别国名义来套取宝贵的国际战略分析资源?这彰显了新加坡在中西阵营之中的何种特殊地位?很多人一直误解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基础,只是要在日益对立的中西方寻求一个平衡点,却忽视了新加坡国策本身的特征。这其实也与各大国对新加坡这种蕞尔小国天然的轻视有关:作为小国,难道不是只能依附于大国吗?作为小国,哪里会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存在?
《海峡时报》4月16日有一则报道,提到一位印度资深记者收到自称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高级项目经理”的约稿,以明显高于印度的稿酬,约他撰写仅供“内部参考”的政治地缘政策分析。这位警觉的记者查了下,发现约稿者身份为假冒。他发现还有其他人冒用新加坡的各类大学、研究机构与知名国际咨询公司的名义,以套取同类国际形势分析。此事到底真相如何,弄不好又要成为国际政治的罗生门。但它马上让人想起前几年的“姚俊威案”及国大的“黄靖案”。姚就是以新加坡的名义成立幌子公司并招募情报分析人员。黄更是以国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特聘讲座教授,以及国大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的名义,来从事一些无法示人的活动。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宗教研究者)
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在东西方之间依然拥有的双重信誉保证,就可能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寻求站队外交,就只能在很多时候只挺盟友:无论对错,只看利益,不看事实。弄不好,就会连盟友侵略别国领土,也只能支支吾吾地不问黑白对错了。新加坡则相信:这个世界,毕竟还有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可并且签署的国际法必须遵循!
正如王赓武教授在前不久的演讲中所提到的,平等多元是新加坡的立国基础。在国内政策上如此,在国际外交政策上,新加坡也奉行这种平等多元的原则,以寻求各国间交往的平等互利互惠。因此,姚俊威,以及那位向印度记者索取情报者,姑且不提他们的出发点如何,但他们心里都清楚一点:“新加坡”的身份标签,可以获得西方阵营中天然的信任。即使是商人,像那些提出“新加坡旁”口号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也清楚,“新加坡”三个字是信誉、品质与更为美好生活的象征,也是足以为其产品提升号召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东西方间的局势日益紧张,两边民间的敌对情绪更趋高涨,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态势日加明显,像新加坡这样的持平态度,有时就显得里外不是人。因为就政治制度而言,新加坡终究还是一个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但我们也对西方日趋严重的逆全球化与反华情绪而感到揪心。尤其是随着东西方“竹幕”的落下,第一个受害者——乌克兰要比新加坡强大无数倍,尚且饱受侵略战争的蹂躏。可见新冷战的回归,对大国可能只是一粒沙,对新加坡与其他诸多生存于夹缝中的小国,将是一座难以承受的大山!这就是新加坡持守目前外交政策的现实与道义上的原因所在。
多年前有同事的上海朋友来玩,一起便饭时才知道他是去看著名的“新加坡旁”的房地产项目。我们听后大吃一惊,赶紧提醒他慎重,因为“新加坡旁”与“新加坡”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他当时还说会慎重,过了一阵子才知道,他还是一口气买了两个单位。此后就不用多说了,再加上疫情,那两套房子不但扔在那里发霉,价格也是一言难尽。当然,无良的开发商肯定早就盆满钵满,剩下无数维权无门的苦主,以及平白无故背了黑锅的“新加坡”。话说当年用“新加坡旁”打广告的房地产商,可是一分钱代言费都没给过新加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