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不进则退,新加坡政府仍得不断改善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把大事做好好,小事做美美。

新加坡人出国旅游,动不动拿别人的情况作评比,是普遍心理。到比较落后的地方,新加坡人潜意识中的优越感再也掩不住。到了发达进步的国家,就自然而然谦虚起来。

区域邻国的发展与新加坡的距离越来越大,到邻国旅游就像是回到半个世纪前的新加坡。近日造访泰国南部小镇勿洞,见识了前马共分子投诚后所设立的友谊村,参观了一小段当年的地下道——今日游客的“打卡”景点。当年马共追求政治理想前赴后继,有的牺牲性命,有的付出了青春代价,为反殖民统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几年前,导致年长行人伤亡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223起增至2019年的317起。内政部指出,年长行人胡乱过马路是导致部分交通事故的原因,但不负责任的驾驶行为,例如没有在接近行人过道时放慢车速,也导致许多交通事故。

在勿洞短短两天的逗留,见证了传说中一部电单车可以坐全家大小的奇景。大人骑着电单车前后各载了两个小孩,不得不佩服大人小孩艺高胆大。我们的惊叹,当地人则见怪不怪。所谓的“高手在民间”,其实都是生活逼出来的。发展落后的地方,公路交通安全要靠自己保重,无法以我们的标准来衡量。

美国政坛有句俗语“All politics is local”,政治就是地方政治,能够把人民的生活起居管理得好,就能赢得选票。新加坡也奉行这套。但是,现今时代,把人民照顾得体体贴贴,热天免晒太阳,雨天淋不湿,人民习惯了,还以为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不能把选票混为一谈。

台湾政治跟新加坡有基本的不同,台湾选民热衷于政党政治,政绩不以治理效率衡量。因此,台湾人也经常以新加坡的治理效率鞭策台湾地方政府。国家治理不进则退,新加坡政府仍得不断改善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把大事做好好,小事做美美。见微知著,巨细靡遗,才是纪念李光耀的最好方式。

乐龄安全区计划在2014年展开,车速限制为每小时40公里。另外一些地方也设有“安全岛”,让年长者可以分段过马路;以及缩小车道宽度,提醒驾车者放慢车速。当局多管齐下提高交通安全,改变组屋区内的道路设计,以人为本,不计成本,是利民政策的思路。但目前的公共教育和宣导还有待加强,不少人对新的公路设计有意见。

公路交通安全可作为不同社会进步的指标。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台湾网红“极限一绳”的视频,他以活泼、有趣的表现手法,拍摄台湾和新加坡两地学区的交通安全情况差异,表扬新加坡的比较人性化,还带着嬉笑怒骂的语气,自嘲台湾的情况像是为驾车者设计的罚款陷阱。

新加坡已是个迅速老龄化的社会,为乐龄人士设想的公共设施可能还会不断推出新的点子。新加坡以法治严厉扬名,施政中的人本精神也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和宣扬,借鉴外国的做法和社会上的集思广益,可以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国从2021年7月起,加重惩罚在乐龄安全区和学区的违规驾车者,罚款额和违规记分都提高。在接近这两个区的行人过道时,没有放慢车速或让路给行人,都属违规行为。

学区的交通安全是个冷门话题,但也吸引过百个网民跟贴,可见还是会引起一些共鸣。其中大多数是跟着骂台湾,而点赞新加坡的声音此起彼落,甚至有一个在新加坡居住的台湾人说,有一天下大雨,他从出门搭地铁一路到目的地,过程中“一滴雨都没有淋到”,赞叹有盖走道的设计。也有一个网民突然冒出一句,说“新加坡是个极权国家”。还有一个网民指出,新加坡另有“silver zone”(乐龄安全区),协助银发族和不良于行者安全地越过马路。

延伸阅读

新加坡没有天灾,这一点算是得天独厚,加上公共设施和治理的不断完善,确保无论是坐轮椅者、脚踏车骑士、推婴儿车或手推车的人每日“出入平安”。国人一旦出了国外,就得靠自己的警惕心,不要怪别人的情况为何跟新加坡不一样。世上有些事情“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这个讨论似乎提醒了我们,对于习以为常的生活安全与便利,我们“久处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但在别人眼中都是“奇景”;就像我们看到一部电单车坐几个人一样大惊小怪。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