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一贯回避道义责任的做法,无意中助长了以色列原教旨主义极右翼的崛起。鉴于巴勒斯坦主流人士一直是谴责各类占领行动的以色列左派的天然伙伴,看到他们坚决否认10月7日有发生哈马斯大屠杀,令人深感失望。一位名叫哈南·阿什拉维(Hanan Ashrawi)的人,甚至声称这次袭击是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和美国总统拜登捏造的。
相比之下,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日热克(Slavoj Zizek)摒弃了这种空洞的道德主义,明确谴责了哈马斯的恐怖袭击,并正确地指出,双方原教旨主义者之间的默契联盟,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虽然他曾警告说,以色列或许会被描述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头号压迫者,而且这种警告可能成为现实,但这种描述也过于简单化,还会在无意中为该地区那些最具压迫性的政权洗白。要知道,有40万平民在伊朗各代理人和沙特—阿联酋联盟之间爆发的也门战争中,悄无声息地丢掉了性命。
但这种认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无多大关联。与哈马斯及其西方辩护者所认为的相反,以色列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少数族裔,并不急于被“去殖民化”。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srael Democracy Institute)最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尽管尚未获得完全平等地位,但自加沙战争爆发以来,支持这个犹太国家的巴勒斯坦裔以色列人比率,已从6月的48%上升到70%。
虽然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的殖民性质无可辩驳,但也必须指出,巴勒斯坦人在本世纪初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的方式两次拒绝了以色列的和平提议,加速以色列和平运动的消亡。已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Yasser Arafat)在2000年拒绝了第一份提议,即所谓的克林顿和平参数。时任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班达尔(Bandar bin Sultan)强烈谴责这一决定,称其为“对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的罪行”。
如果以色列真是人们常说的那个“生造”和“人为”的殖民国家,它应该早就垮台了。即使现在,哈马斯依然坚信以色列终将灭亡,就像12世纪的十字军耶路撒冷王国那样。
但即使殖民范式适用于以巴冲突,其背景仍然至关重要。自我认同为“阿拉伯犹太人”的突尼斯犹太裔法国作家梅米(Albert Memmi),在1957年出版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一书中,鼓吹殖民地国家的解放,但其2006年出版的《去殖民化与被去殖民化者》一书,则反映了他对“普遍腐败、暴政、限制智力发展、暴力侵害妇女、仇外心理和迫害少数群体”等后殖民时代特征的日益增长的担忧。
作者Shlomo Ben-Ami是以色列前外交部长,现任托莱多国际和平中心副主席
英文原题:The False Choice Between Palestinian and Jewish Liberation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3.
然而,许多著名左翼批评家仍在继续推行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家巴特勒(Judith Butler)就拒绝将对以色列的批评,局限于它在被占领土上的行径,而是主张建立一个从地中海到约旦河的“共居”(cohabitation)体系。以they/them人称代词自称的巴特勒谴责哈马斯“令人感到恐怖和反感的大屠杀”,但却不愿放弃之前将哈马斯和真主党视为“全球左翼的一部分”的进步“社会运动”的描述。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舍希(Lara Sheehi)同样也在合理化哈马斯的行为,声称:“我们须要认识到解放可以有多可怕。”
与其说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直接冲突,不如说它更像一场双方都有合理诉求的黑格尔式悲剧。在短期内,结束当前战争所造成的可怕人员伤亡和物质破坏,意味着推翻内坦亚胡的极端主义政府,并约束住哈马斯。但要实现永久、持久的和平,我们必须超越那些轻率的类比,并认识到当前挑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随着以色列被视为终极殖民压迫者,西方帝国主义的罪恶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连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这位以色列不道德行动的尖锐批评者,也承认以巴冲突与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的冲突,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以色列人可不是“黑脚”(pieds noirs),这是过往对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白人定居者的蔑称。
以色列对哈马斯10月7日大屠杀的强硬军事回应,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在加沙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事中,以色列再次被许多西方人视为压迫性殖民强权,“巴勒斯坦将获得自由,从河流到海洋”的口号,已成为大学校园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共同呼声。
此外,殖民主义辩论会直接影响到两国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梅米和萨义德一样,以色列的政策制定者敏锐地意识到巴勒斯坦独立道路上的潜在风险,比如建国进程受阻,以及激进伊斯兰组织上台,并与以色列区域对手结盟的危险。当下的战争凸显了这些担忧,显现了伊朗在加沙地区、黎巴嫩、叙利亚和也门用全副武装的代理民兵包围以色列的战略。
在短期内,结束当前战争所造成的可怕人员伤亡和物质破坏,意味着推翻内坦亚胡的极端主义政府,并约束住哈马斯。但要实现永久、持久的和平,我们必须超越那些轻率的类比,并认识到当前挑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与此同时,冲突已在被占领土上持续了55年,在以色列本土持续了75年。历史上任何殖民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未曾熬过如此旷日持久的民族解放斗争。一般来说,殖民占领不会被认为对殖民者的生存如此重要,以至于在面对无休止的起义、日益增长的国际愤怒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敌意时,依然维持。
巴勒斯坦学者萨义德(Edward Said)也有同样的忧虑,对前殖民地国家转变为以贪得无厌的寡头政治和内乱为特征的一党独裁国家深表遗憾。他警告说:“人们已经可以从巴勒斯坦的潜在国家地位中,看到黎巴嫩的混乱和伊拉克的暴政两者联姻的迹象。”
第二次提议是在2008年提出的。当时的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已故的埃雷卡特(Saeb Erekat)承认以色列“向我们提供了100%的土地”和一个位于东耶路撒冷的首都。他的回应是“既然我们已经受到如此多的不公正对待,那为何还要着急呢?”这反映了巴勒斯坦人义愤填膺的情绪,但也同样是被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