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早报》高级数码编辑)

满足市场技能需求至关重要,然而与其等到40岁后才协助员工提升技能,政府不妨考虑调整理工院各课程入学门槛,让更多原本成绩只够报读工教院课程的学生,有机会进入理工院。政府也应考虑废除成绩要求,直接让现有工教院学生毕业后进入理工院就读。让学生更容易进入理工院就读,不仅改善社会流动性,也能尽快为我国培训更高技能的员工,同时改善工教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政府在今年发表的财政预算案声明中也宣布,从今年起为30岁及以下新加坡公民推出工教院升学奖(ITE Progression Award),工教院校友成功报读专业文凭课程时,中学后延续教育户头会获得5000元填补,而学成后则可获1万元公积金普通户头填补,希望能在这方面发挥一些作用。

还记得小时候,由于父母受的教育不高,每月薪水只是“刚好够用”,每当有人提到有机会提升时,他们往往会说,“太老了,提升来干嘛”“去培训,还有钱吃饭吗?”。时至今日,一些低收入者想要提升技能时,也常常会担心“钱不够用”“家里开不了饭”等问题。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多项措施,包括协助40岁以上本地雇员提升技能。笔者提议,政府应采取更省时省力的方式,帮助较低收入国人提高技能和学历以增加收入。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2月16日发表2024年财政预算案声明时宣布,推出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SkillsFuture Level-Up Programme)。这个计划涵盖三大措施,并以40岁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为对象,他们将能在今年5月获得额外4000元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SkillsFuture Credit)。明年新学年起,他们也可通过技能创前程中途职业加强津贴(SkillsFuture Mid-Career Enhanced Subsidy),到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艺术机构,报读全日制的专业文凭课程。进修全日制课程的雇员,在进修期间也能获得每月最高3000元培训津贴。每名进修者可在一生中,获得最多24个月培训津贴,以减轻他们因请假进修而损失的收入。

很多人应该记得梁智强电影《小孩不笨》中那句“ITE(工教院英文简称)等于It’s the end!(人生完了)”的经典台词。来到今时今日,只要一个人肯展开持续学习掌握新技能,提升自我的旅程,起码在纸面上已没有尽头。虽然如此,现实仍有许多障碍阻扰一些人参与技能培训,政府与业界须合作铲平不必要的障碍,才有利于我国提升员工技能,为未来铺路。

至于仅拥有工教院资格的较年长员工,与其让他们牺牲工作,到理工院修读全日制课程,不如根据工作经验(例如工作10年以上),让拥有工教院学历员工,直接“升级”或上短期课程获得理工院专业文凭(diploma)。这不仅能省时间,避免企业流失宝贵人力资源,这些员工在职场的多年工作经验,也能得到一纸专业文凭肯定。毕竟技能日新月异,修读全日制课程后,难保不会过时,透过短课程培训,将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

这些较年长员工当中,许多目前收入相信不高。先不说一些人可能担心失去收入拒绝深造,若是辞掉工作报读全日制理工学院课程,则是冒着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风险。政府应考虑为参与课程的雇员提供就业保障,毕竟40岁以上要找新工作确实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