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进一步阐明我们的社会语言趋势转变那么快,国家是否真的愿意正视这“一国的挑战”?把问题提升到国家层次。
我认为,教育部必须与推广三种母语的委员会进行深入对话,甚至同关心母语发展的民间团体与利益相关者展开多方讨论,全面探讨我国坚如磐石的双语政策,如何在面对英语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让母语继续在传承新加坡多元文化与亚洲价值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安抚对母语教育持焦虑心态的国民。
最后,我希望国家和关心母语的利益相关者,能认真看待陈博士所提出的忧虑。大家应该有所行动,群策群力,通过对话会和讨论会,逐步解决母语在新加坡所面临的问题。
我也想提一提在社区营造母语环境的问题。电视台近日播映了一部以新加坡教育课题为重点的电视剧《孺子可教》,相信收视率应该不俗,而且也能吸引学生观看。希望电视台再接再厉,多拍摄以校园为背景的电视剧,同时考虑拍摄以亲子互动为主的华语综艺节目,鼓励华族家庭用华语沟通。
据我所知,目前的情况是,有些学生在华文课共同讨论华文作业时,在班上以英语替代华语作为沟通语言。这是目前华文教师教学时共同面对的挑战。
(作者是退休教育工作者)
针对引导家长在家里与孩子使用华文,我建议学校或许可参考一些优质语言中心的做法,就是在孩子上完华文课后,提供网上资源,让家长与孩子回家复习,以巩固孩子刚学过的华文,据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成果相当显著。因此,我建议学校华文教师平日也可以设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课题,让孩子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讨论,并且提供一些亲子情境对话或角色扮演的作业回家练习,通过让家长参与孩子华文的学习,制造亲子共用华文的机会,以填补家里平日少用华文的时间。
另一个可行方式,是在各小学委任一位推广华文学习大使,在学校网站或通过学校举行见家长日时,与家长分享,由他向家长推荐一些华文学习资源。例如多年来母语教学论坛所累积的华文学习视频,根据小学分级阅读资源制作的阅读视频或学习资源,制作一套如何学好华文的视频给家长,甚至利用学校接见家长时,指导他们使用中文输入和中文搜寻技巧,以便能与孩子同步接触中文媒体视界。
至于陈博士提到手机的母语设置问题,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以英文搜寻资源,要改变学生在手机设置母语,我建议学校开设一个简短易学的中文媒体视读课程,主要教导学生熟悉中文输入和使用中文搜寻。除了使用官方的教育平台,也可以指导学生登录一些有趣的中文网站,观看中文视频,并尝试让学生使用一些人工智能中文应用,尝试制作中文短视频或电脑简报PPT,以便有更多机会接触与使用中文媒体视界。
至于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协助母语学习,我建议教育部尽快成立工作协调小组,评估并采用一些实际有效的人工智能工具,按部就班地推动这方面的计划。
报章上不时出现谈论我国母语面对问题的文章,大都是个人的看法,最近陈志锐博士的《如果双语优势变成单语“忧势”》,难得写得洋洋洒洒,详尽道出我国母语教育面对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看法和建议。
陈博士文中提到,母语的推广虽然经过官方与民间组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并投下不少资金,效果却并不显著。母语演变为我国弱势的生活语言,大家都知道问题的症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家长与孩子日常生活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英语,无形中局限了母语使用空间。虽然总理和教育部长曾经在一些场合,呼吁家长在家里用母语与孩子沟通,但这些呼吁似乎没有见效。
另一个被大众忽略的是本地中文电台,它在为学子营造讲华语环境方面似乎失去了作用。或许是受到电台政策所束缚,它已经失去培养播音人才、制作儿童节目的功能了。作为电台忠实听众,我殷切盼望电台的管理层能对目前电台在推广华语所应扮演的角色方面,作出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