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忧假以时日,如果双语优势变成单语“忧势”,新加坡人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崛起之时,会逊色于其他国家。
我于2003年派驻中国,负责新加坡在大中华区的旅游推广。在南方地区出差时,由于语言的便利,当地人都说新加坡人是天生语言人才。的确,多懂这几种语言,能加深亲切感,使得工作上如鱼得水。
(作者是旅游咨询顾问)
拜读了陈志锐博士《如果双语优势变成单语“忧势”》(《联合早报》4月6日言论版)、黄绍安《群策群力缓解母语困境——回应陈志锐博士文章》(《联合早报》4月13日言论版)两文,我也希望从自身学习经验,探讨为何以新加坡的财力实力,仍无法提升华文水平这个“牙齿掉光的老题目”。
我觉得语言是文科,因此不应以一加一等于二的理性思维来理解语文学习。如果单纯以学科方式学华文,学习过程不只会很枯燥,而且学生会以成绩过关为终极目标。事实上,有多少学生能坚持把华文作为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学科呢?
问那些当过兵的年轻男生,即便受过高等教育,不分种族,大部分都会在国民服役期间接触过福建话。我不认为这是偶然的。除了英文以外,各种族国人之间都有相互沟通的需要。因此,福建话甚至新加坡式英语应运而生。
如果是实际经济效应,日本经济规模排名世界第四,与第一位的美国和第二位的中国相比较,只是它们的24%和17%罢了。至于韩国排名第13位,远远低于德、法、俄等国。所以,如果以实用经济目标作为语文推广的推动力是有效的。
陈博士和黄先生的实际建议可圈可点,只不过,我们要归根究底了解年轻人学习的动力多来自于兴趣,而培养兴趣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的籍贯文化。如果不及时挽救已经濒临消失的籍贯文化,只要多一代人,它将永远消失。我认为现在该是认真放开管制,认真推广方言籍贯文化,重新掌握新加坡人的最强项,做一个真正的语言通。
我是福建人,从小就和长辈以福建话交流。我太太是潮州人,为了追求她,我和岳父讲潮州话。在美国留学期间,我和香港同学同宿,休闲期间打香港麻将,加上当时港剧火热,也开始学粤语。这么多方言,虽然说得不流利,但间中享受和不同籍贯的人说各种方言,乐在其中。
回顾我学习语文的60年历程中,维持对语文的兴趣热爱可说是最大动力,这动力是从各语文(包括方言)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
无论是英文、华文、日文、韩文等,我们周边掌握至少两种语文的年轻人,特别是英文加韩文或日文的,比比皆是。如果深入了解,会发觉大部分是受到韩流和日潮的影响,产生对韩日文的浓厚兴趣。
在各语言间穿插碰到的各种词汇,由于都是同一种华文写法(差别只是发音,所以才有方言是否是语言之争论),因此对不同发音的好奇心,加深我对某词汇的深刻理解。学习成语“卖友求荣”或“背信弃义”,就会举一反三地思考粤语的“吃碗面反碗底”和福建话的“养老鼠咬破米袋”,相互对证和磨合,成了学习上的乐趣。
语言是沟通的重要优势,然而新加坡却正在逐渐失去这方面的优势,国人的语言能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过去来自新马的人,都是公认的语言通。不过近几年,马来西亚人所掌握的语言(英文、华文、马来文,甚至地方方言)明显比新加坡人更熟练和更具有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