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2018年到2023年,新加坡私募股权(PE) 和风险资本(VC)的管理规模,取得近25%的复合平均增长,达到6500亿元,但其中大部分的增长多是在前几年实现的。
由于定期存款和美债收益仍然可以接近5%,以新加坡为基地的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近年都难以筹得新的资金。股市的低迷,让价格问题恶性循环成流通性问题。公开市场的停滞不前,让众多的私募投资也无法通过IPO套现,二级市场的融资也成难题——资金被锁死了。
2023年,我们经历了太多;2024年,我们期盼着能量和春天。
写到这里,想起黄公望的《九峰雪霁》。 这位元代画家喜欢用黑点去表达雪地里的枯树。或许是因为,每一棵枯树都没有死亡,枯树枯枝保存着能量,在等待春天的来临。那其实也是一个生命循环的过程。
不过,由于中美竞争的白热化,金钱也得选边站。美国众议院属下的“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就要求新加坡私募基金投资合伙人管理的纪源资本(GGV Capital),将投资中美的项目和管理公司分家。
去年流入新加坡市场的净资产管理总额(assets under management net inflow),从前年的4350亿新元下降到去年的1930亿新元,跌幅高达56%, 是近五年来资金净流入最差的一次。
委员会不但要求基金提供投资详情,也调查基金是否接受中国政府补贴等等事宜。富有盛名的红杉在压力之下,也在今年完成了欧美、中国、印度/东南亚投资板块的分家和独立。在民粹当头的特朗普可能重新执政,而中国继续将经济安全置于首位的国策下,双方缓和冲突看来是遥遥无期。
当然,在去年管理的资产中,77%的钱来自新加坡之外,而投资在新加坡之外的资金也占了89%,充分显示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江湖地位。一直以来,面向中国或者北亚的美元私募,一般都会在香港或新加坡搭建团队,不少国际瞩目的投资人也纷纷落脚新加坡。
资产规模(AUM)的增长,主要是依赖资产价格上扬,以及进入到新加坡的净流入资产总额。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的生态链——投资者、融资者、投资银行、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家族办公室、律师楼、会计师和企业服务,都感受到深深的寒气。私人银行领域过去几年,以高于市场30%到50%的薪金配套“抢人”的豪气不在了。除了少数本地银行,不少总部在新加坡的外资银行,都在削减和关闭和中国相关的业务团队。
刚公布的2023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新加坡管理的总资产规模虽然还在5万4000亿元的水平,但增长的步伐却急速下降。
(作者是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及北亚))
在私人财富方面,我们欣慰地看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仍然欢迎合法财富,也明白香港和迪拜都在向全球私人资金招手,而且开始着手处理家族办公室审批和积压情况,并表示会将审批等候时间从目前的18个月,逐步恢复到正常的3个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