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专家和其他家长的经验谈,建议家长利用“一个家长、一种语言”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我对此有一些个人看法。

“一个家长、一种语言”的模式不是没有好处;这种方法对母语完全不同、或者双语能力有差别的父母来说,或许有效。但是,以我的观察和经验,如果父母双方都具备同等的双语能力,在家营造一个自然、无压力、以华语为主但不排斥英语的语言环境,在本地可能更加容易和有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向往中国的流行文化,这种方式应该会越来越容易被接受。

我们并没有硬性规定孩子必须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语言,而是在确立好家里的语言环境后,一切顺其自然。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和他说话就已和家里的大人说话一样,华语为主、英语为辅,有时掺杂一两句方言;祖父母照顾他时,就只和他说粤语,没有为了迁就他而使用华英语。

如果父母双方都能流利使用华英双语,理论上要执行这样的方法应该更加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然。双语家庭在日常生活里通常都会华英语混用;家庭不同于职场,在家里很少双语人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下纯粹使用一种语言。“一个家长、一种语言”对绝大多数的双语父母来说,都不是一种自然的交流方式。

最有效的语言训练,莫过于在自然的环境,让小朋友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我和太太都能流利使用双语,我们也都知道外面的大环境是英语为主,但我们并没有在家里进行严格的语言分工。我们的做法是,将家里的语言模式设定为以华语为主、英语为辅;在祖父母家里,则是以我们夫妻双方的共同方言:粤语为主,华语则为辅。

在本地的语言环境,我认为这种方法可能比较适合一些语言能力不平均的父母。如果爸爸华语较好、妈妈则较弱,这种方法或许行得通。只不过,当一家人要一起交流的时候,自然免不了都用英语;而且,要有效执行这种方法,对意志力和纪律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现在,我们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孩子继续打好华英双文化的基础,让他到了高小、初中的年龄时,可以自己发掘更多更深的知识。孩子性格好动爱玩,喜欢行军打仗的故事,我们就利用一些《西游记》《三国演义》和历史、成语故事的音频和视频,重复又重复地让他看和听;英文方面,我们则利用一些英国作者活泼有趣、天马行空的儿童小说,并让他继续自然地在大环境里熏陶。祖父母也继续用粤语和他说故事,让他用粤语背唐诗,他都学得饶有兴味。

我们也不是没有焦虑过。孩子上幼儿园时,我们几乎没有听他说过一句英语。每次家长会,我们都问老师,孩子会不会在和老师、同学交流方面遇到问题?我们对老师的安抚一直半信半疑。后来我们发现,原来他在学校最好的朋友是一位马来族男孩,他们俩在游乐场上用英语打闹得好顺利!这给了我们信心继续坚持原来的方向。

作者从事医疗相关工作

因此我认为,如果父母双方都可以自然地使用华语和英语,要在本地培养一个能使用双语的孩子,父母就必须在家里使用某种形式的华语,并且不须要刻意在家里说英语。有这种能力的年轻父母其实不少,程度也不须要高——我家的华语也不会标准到哪里去,掺杂的英语词汇也不会少。同样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从小就经常和祖父母见面,祖父母就应该一直用华语或方言跟他说话;只要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和他说,孩子就会听得懂,根本不存在需要“迁就”的情况。

孩子已经上小学,语言能力和我们原先设想的一样。他几乎可以没有障碍地以华语、英语和粤语交流。他读的书籍、看的视频,华语、英语、粤语的都有。当然,孩子也会更倾向使用一种语言,而他的偏好是华语,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理解喜欢的英语卡通;他也会要求我为他购买喜欢的英文儿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