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相比,中国消费在疫情的打击下呈现“滞后”的状态。中国零售额数据到8月份,才好不容易录得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首八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8万亿元,同比下降8.6%。
从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出的“实况报道”看,各地景点都开启了久违的人山人海模式。上海外滩武警组成拉链式人墙控制人流,无人机从高空拍摄的画面中,密密麻麻的人群填满整个外滩;西安大唐不夜城附近万人聚集,有网民开玩笑说,游客多到无处下脚,去现场还得穿尿不湿,因为想上厕所根本挤不出去。
这样看来,“十一”黄金周的数据虽然让外界对中国消费回暖有了更大信心,但要形成内循环所需要的内生动力,消费仅仅回弹到疫前的水平恐怕远远不够。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早前指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果要与去年的41万亿元持平,最后四个月必须达到17万亿元,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换言之,今年社会消费消费品零售额很可能出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在全球疫情肆虐,许多国家仍在挣扎防疫的当下,这样的画面让人恍如隔世,毕竟就在八九个月前,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中国处于封闭,14亿人足不出户。4月份我和家人到长城游玩,还享受了景区几乎空无一人的“包场”待遇。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狭长的山路上披着各色雨披的游客摩肩接踵。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爬山队伍中,一名游客突然在雨中大喊:“我后悔了,我不想出来玩了,我想回家!”
“十一”长假其实并非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今年的“五一”假期,中国民众也连续放假五天,当时各地初步稳定疫情,但心有余悸的民众并没有太多心情旅游。“五一”小长假的首四天,中国各地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432亿元(人民币,下同,86亿新元)。
冠病疫情后的首个“十一”长假接近尾声,这几天各种形形色色的黄金周新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安徽黄山一名游客的呼喊。
游人如织的情况岂止是在黄山,“十一”长假因为中国国庆假期叠加中秋节,前后共有八天。疫情防控常态化,跨省旅游开放,出境游转为国内游,被抑制的旅游热情集中释放。
旅游之外,其他领域也传出捷报。在先后错失春节档、暑期档后,中国电影市场终于在“十一”长假迎来复工后的观影新高潮。据中国媒体报道,长假前四天,国庆档总票房超过25亿元,两部国产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在10月4日先后突破10亿元票房。
黄金周一直都是观察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窗口和衡量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今年更是如此。拥挤的火车站、游客爆棚的旅游景点、如期而至的黄金周吐槽,都在释放一个简单且强烈的信号:中国人的生活正回归正常。
然而,漂亮的数据背后并非全无担忧,中国消费与回归疫情前的常态,其实还有距离。以“十一”长假为例,虽然成功控制疫情让人们能放心出行,假日消费的热潮也让外界看到苏醒的市场,但“十一”首四天的出游人数仍只有去年同期的78.4%,旅游收入也只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8.9%,更达不到“报复性消费”的标准。
而此次“十一”黄金周前半段亮出的成绩单,“含金量”明显要高得多。10月1日至4日,中国各地接待国内游客4.25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超3120亿元,分别是今年“五一”长假首四天的逾四倍及逾七倍。
疫情当然是解释消费滞后的一个理由,但剥除疫情的影响,这当中又有多少是经济结构长期不平衡所致?事实上,在这场疫情之前,中国社会已有不少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分配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中国内需的潜力,让民众富起来、买起来,是中国面对的一场长期挑战,疫情只是让提振消费变得更迫切。
憋了大半年,终于等到疫情稳定,出来散心却碰上“人从众”,确实够扎心,但这不就是黄金周的常态吗?
这也显示,虽然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在主要经济体中首次走出衰退、实现正增长,消费需求还远远没有恢复到疫前的增长水平。而消费滞后的局面,对于面对美国切割压力,急于发展内循环新格局的中国,肯定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