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理
那么,要如何说话呢?四点参考:
一、言必契理:有的人见到老农老圃,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菜蔬;见到商人,就说出一套生意经;见到工人,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表示其说话能契合说话对象的根机。契机固然必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言论要能够合理。
“语言容易犯的毛病何其多…”
要领
二、言可承领:这是说所有的言论,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现在的社会,老师的话,学生不接受;父母的言论,儿女反抗。如何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言说呢?经上有句话说:“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又说:“常以柔软语,爱念于群生”,这是说对众生要慈悲多说好话,不要吝于赞美。此外,即使说好话也要能适时适地,简洁透彻明瞭,让人生起欢喜心,而接受我们的美言。
另一个故事:孔子也是慎言之人,他待人诚恳谦恭,看起来好像不擅言辞,但在公开场合里,说起话来却是能言善道。尤其他经常陈说的一个道理就是:“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言语忠诚信实,行为敦厚端正,即使到了其他国家,也行得通。言而无信,行为轻狂,即使在本乡本土,也是行不通的。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东晋时代的王献之,一日连同两个哥哥王徽之和王操之,一起去拜访名人谢安。徽之和操之二人放言高论,目空四海,只有献之三言两语,不肯多说一句话。三人告辞后,有人问谢安:“王家三兄弟谁优谁劣?”谢安仅淡淡地说道:“慎言最好!”
三、言则信用:言而无信,如何立身?我们一生说话要童叟无欺、不虚伪,能让人相信我们的言说,人格必为人所肯定。
四、言无可讥:我们所说的话要圆融,面面俱到,令人无懈可击。孔子教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慎言,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而随意发言,让人有讥讽的口实。什么话可以让大家接受、欢喜而不讥评呢?说“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言论,则能不为人所讥讽。
禅门倡导离言绝句,不着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许多禅门高僧大德在教化后学时,经常不发一言。看似无言,实则无声胜有声。例如维摩居士在不二法门的辩论会上,不发一语,使文殊菩萨大为折服,称赞老维摩是“一默一声雷”。甚至佛陀说法49年,仍自谦说:“我没有说过一个字!”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有时沉默是金也。
说话不容易,然而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樑。因此,要能达到双方沟通的效果,说话就必须有要领,否则就会有“做人难,难做人”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