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太阳能打交道是1980年代初。那时我刚开始拍纪录片,其中一辑的题目是“利用太阳能”,探讨那时新加坡各行各业利用太阳能的情况。

如今还能想起这部片子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当时不知道赤道艳阳的威力,到白礁拍摄时没戴遮阳帽,脸上晒出几片红斑,渐渐变成黑斑;后来花了不少工夫才让黑斑在多年之后淡化。其二是片子完成不久,我们就在屋顶上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从此家里的热水基本上自给自足。

五年前我们修整房子,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之下决定在屋顶上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朋友笑说如果你们家发的电够多,可以卖回给新加坡能源(SP Group),说不定还能赚一笔?

我们找到一家做太阳能光伏板的公司,经过一番屋顶勘察,下午阳光最集中的一片屋顶已经被太阳能热水器和天窗所占据,因此只能利用有上午日照的东边屋顶。整个装置价格不菲,不过那家公司做了计算,我们大约在8年后可以收回投资,之后几乎可以享受免费电力。

不久,师妹祝慧把我们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做成一个小项目在《焦点》播出, 但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似乎没有太多人提起太阳能。近十几年,地球普遍暖化,北极冰川消融,海平面明显上升,气候变得暴戾无常,排碳减碳的呼声越来越大,于是,太阳能又重新上了台面。

无论如何,寄来家里的水电单从以往最高的每月七八百元降至如今的两三百元。8年回本的承诺,看来应该会提早实现。

太阳能发电系统开始运作之后,我常常站在门口的电表前观看两组不停跳动的数字,第一组数字是新加坡能源输入我们家的电量,第二组数字是我们家输出的电量,第一组数字总是比第二组数字领先一些,也就是我们自产的电还不够自己用。

随着光转电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太阳能光伏板的价格越来越合理,覆盖在私宅和组屋屋顶上的蓝色太阳能光伏板越来越多,蓄水池上更是一大片连着一大片。不知水里的鱼儿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一夜之间变了天?

当时拍摄是用胶片,俗称菲林。几盒菲林拍好了交给台里的剪辑师傅林伯冲洗。到了剪辑时间,就跟林伯一起坐在剪辑台前,一格一格的画面在屏幕上挑选, 把要的部分衔接起来,不要的部分丢弃。 记得那时公司规定的剪辑比例是1:7,也就是45分钟的片子,所有内外景拍摄加上访问等等,不能用超过5个多小时的菲林。

如今已不太记得片子的内容,只记得我们曾拉队到新加坡东部海域的白礁拍摄,因为那时岛上的霍斯堡灯塔有太阳能光伏板,为小岛提供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