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合作无间的工作场景,多年来反复上演着。一花一世界,无论是意外事故,还是社会现象、民生话题,晚报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让它成为一份内容扎实、接地气的报纸。幕后团队倾情注入报端,再传递给读者的温度,亦是可贵。

定睛一看,这一幕更显怵目惊心。我和同事沿着人行道走,目光未有离开那一条长长的血路,只觉心跳不断加速。直行、右转,血路把我们引到了案发排屋。

随同事和摄影记者抵达地铁站时,发现是一起致命事故,现场已拉起了封锁线。我们分头行事,寻找目击者了解事发经过。

我在晚报的资历浅,期间遇到的人和事,予我的影响却很深,也让我越发了解到许多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一望而知,折射出的只是自我的认知与偏见。

地铁站旁,有一条通往私宅区的人行道,我顾着脚下的同时,眼角扫过大马路的路面。路上车水马龙,但见最靠近、已被封锁的车道,竟似染上血色。

骨子里的温度不会流失

工作时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也好,热泪盈眶也罢,坚持当一个有温度的人、做有温度的事,即使面对冰冷的社会现实,也能够从中感知人情世故。日出日落,再怎么样曲终人散,这份骨子里的温度,不会流失。

当下觉得肚子饿,看了看表,确实快到晚餐时间。身旁同事兴致勃勃地提议,多一会完成手头上的工作,便一起到附近茶餐厅吃饭,我点点头表示同意。

以行动展示是团队一分子

八年前,我是《联合晚报》的实习生。快要结束实习期的那个傍晚,邻里街道同平常一样人来人往。城市不断运转,而我只是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出神。

事隔多年,有些细节也许记不清楚,但这一晚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晚报团队的协作精神。不管休班还是休假,一群师兄师姐迅速切换到工作状态,采访、求证、守现场、送晚餐,每个人用行动展示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

屋外同样拉起封锁线,也停放着数辆警车,许多人在进出走动,一些街坊围聚着交头接耳。这便是2013年7月10日高文双尸命案现场。后续调查揭露,一名前高级警曹长持刀狠捅一对父子,儿子被他开着车拖行一公里至高文地铁站外,留下骇人血路。

这时,热线手机传来震动声响。同事接听问了几句,挂断后转头说,高文地铁站外发生交通事故。我心领神会,祭五脏庙的计划得缓一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