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受邀出席一个生日会,主人翁邀请了50个人左右,整个餐馆被包下了。想到要跟这么多人社交,心里有些忐忑。以前出席类似的庆祝会总是不自在,气氛欢愉,但交谈都是蜻蜓点水,人们的问候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不适于深聊,回家后觉得好累,就认定自己应该是个不爱社交的人 。

我所知道的未必就是真谛,这个节目让我有机会解答自己的疑问,吸取别人的经验。

通过播客寻求不同观点

这个项目的由来是续之前专栏写的一篇《我不懂》。那一篇专栏是在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写的,想表达的是我们的浏览习惯会决定我们所听、看、读到的。尽管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来源可靠,但它不一定是最全面的。新闻代表的是该新闻网的政治立场及观点,在这样一个信息爆发的时代,我们如果只是依靠平时浏览的新闻网站索取新闻,所理解的内容可能会是片面的,产生了偏见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后来有些读者针对该文章的留言确实了他们对我及文章内容的片面理解,更加巩固了我开创播客的初衷。播客就是个探讨我们不熟悉的课题,让人们有机会接触不同观点的平台。

于是我决定开创播客“What Do I Know”。这是个访谈性节目,在Spotify、YouTube上能找得到。节目邀嘉宾有名人也有专家。我的目的不是挖名人的底或要他们爆料,而是有意识地去寻求不同观点,给自己的疑问找答案,或让名人聊主流媒体不常关注的话题。

有人问我当演员多年为什么要开创播客?我认为做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才能让我有成长的空间。通过这项目,我也更了解自己——其实我不是不爱交朋友,我喜欢聊天,甚至也不介意跟陌生人交谈,只是要在对的场合。

或许是现阶段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不想浪费时间当个社交蝴蝶,更重视真诚地与人深度交流。疫情期间禁止了很多社交活动,限制人数也表示我们必须筛选要跟哪一些人聚会,所以习惯了一班常聚的朋友。时间长了也发现,只是跟意志相投的人在一起,聊的话题也受局限。现在人们消费媒体的选择性高,按照自己的喜好快进,回转播放,刷频,这样的主导性除了让自己少了意外收获,也减少了接触到跟自己不一样观点的机会。如果生命中所接触的人和事都是吻合自己想法的,会不会就少了新观点,容易变得死脑筋?

我是个好奇宝宝,喜欢从别人身上学习,同时也深信我所知道的未必就是真谛。这个节目让我有机会解答自己的疑问,吸取别人的经验。至今,我的节目有网红分享了她的创作过程,妇产科医生教我怎么预防子宫癌,国际模特儿在时尚大城市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名基督徒转为信奉回教的故事等。接下来的嘉宾将有Netflix真人秀的女主角在洛杉矶奋斗的故事,还有我国教育部长谈理想的教育方向。主导这个节目让我有机会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寻找不同类型的嘉宾上节目。最大收获除了扩大了思维,也让我交了好多新朋友。要越老越有智慧,就要在不适中磨炼。

做不擅长的事才有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