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师致意感谢她对华文教育与文化的付出贡献,她回应:“一向把方块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衷心希望此举能把更多人的注意力引向中文系。所做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旨在抛砖引玉。”

推送文字芳香、文化理想

我中学四年级时是谭老师在华义执教的第一年,当时的级任胡芸莲老师拿产假,她来代课教华文。同学都知道代课老师是本地名作家,她踏进课室时纷纷私语议论。

坐在午后寂静的讲堂里,我仿佛走入时光隧道,回访学生时代场景,感觉恍如昨日。尤今的本名是谭幼今,谭老师的嗓音依旧,讲课内容同样坚实丰富,模样几乎没改变,然而就在短如一节课的流走之间,其实光阴早已悄悄浮扬40年。

南大文化讲座那天,我送了祝贺花篮,谭老师又像以往般传来简讯,一再嘱咐别再破费,语气宛如担心40年前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口袋里的零用钱会被掏空似的焦虑慈蔼。

隔年我回校重修会考,谭老师恰好又是我的华文导师。她的课仍然有莫名的压力氛围,尤其是作文课。她会逐一点名要同学到黑板写造句,然后像参加选秀比赛那样给予详细点评。老师也会把文章交给我们阅读后,要大家为文章命名,我记得当时大伙儿都在搔头抓耳,总之就是压力山大。

谢谢你,谭老师!

从前看谭老师,像山峰顶上的云,飘逸深远。现在的她如山谷里回旋不停的风,清拂推送着文字芳香与文化理想,即使是在有些苍白无力的天宇之间。

8月12日去美丽的南大校园听本地知名作家尤今的文化讲座“旅行的反思与创作”,她以珍贵的照片及风趣的演讲分享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感受悟想,从反思的角度让听众了解独特风土民情背后的人生故事与生命思考。

中四代课,示范观察力

重考那年,我顺利升上初级学院,毕业后与老师不曾再见。直到15年后我创业开设民歌餐厅,与老师再续师生情缘时已身为人父。老师知道经营华语娱乐事业不容易,曾在报上写了一篇《弹唱人》的专栏文章鼓励学生,为这生涩招牌加持给力。

谭老师常告诉我们要懂得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并通过文字叙述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代课三个月,她在最后一堂课充分示范了什么是观察力。全班有40名同学逐个站立,谭老师一一道出同学的性格特点,被敏锐的作家评估,像一种奇妙预言,记得她对我说:“知道你有许多兴趣,但选择很重要,我希望以后你能朝写作发展而不是歌唱。”最后还加上一句弦外之音——我讲话时有人总是笑得很开心,还当场说出女同学的名字……17岁那年,女孩果然在骊歌飘扬,就要各奔东西的季节,悄然被唱进如梦似幻,似有若无的初恋曲,为年少青春留下浪漫注解。

谭老师在讲座前与丈夫林日胜先生热心捐出50万元为南洋理工大学设立“尤今教育基金”,培育我国人文学科,尤其是华文方面的人才,基金获得政府资助后,总额已达1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