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ChatGPT惹的“祸”!
“陈再藩与廿四节令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他曾在1898年发起了一场抗英抗清的革命活动,并领导着众多爱国的革命士兵,他们用廿四节令鼓作为抗英抗清的号召,以此鼓舞士气,表达对英清的反抗。陈再藩曾说:“廿四节令鼓,此乃革命的号角,以此号召天下爱国之士,抗英抗清!”
恰巧,那天手机电子新闻出现一个英文标题,大意是说“新加坡家庭雇主面对女佣也想跟随雇主出国度假的‘困境’”,我灵机一动,将标题“cut N paste”到ChatGPT的对话栏中,结尾还加上一句:“Please answer in Mandarin”。没想到“它”以中文回答得四平八稳,说得头头是道,说带“家政管理员”出国所费不菲,不如以额外年假替代,或允诺更快速的加薪奖励等等等。
如此奇葩的回答,旋即成为我脸书及微信号上最热络的贴文,朋友们的起哄回应也更添娱乐性,嘻哈绝倒。
最近,我不经意竟成为马来西亚华文报章上的新闻人物。
哈,这回可精彩了!!️这热遍全球的AI似模似样的答复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这让我想起年前曾逗玩电子玩具“天猫精灵”,问它什么是“廿四节令鼓”,塑胶盒里的语音首次毕恭毕敬地说:“主人,不知什么是节令鼓”并致歉。再“逼问”时,它几乎就将百度百科里有关节令鼓的文字都转化成“信心十足”的语音简报。
够扯吧!?
于是,我念头一转,便问ChatGPT:“陈再藩与廿四节令鼓有何关系?”
就这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也将ChatGPT“所揭示”的陈再藩与廿四节令鼓之“前世今生”加以隆重转载,为我弄潮ChatGPT留下一则鸥鸟齐鸣的笑话。
坦白说,除了知道“Chat”是“聊天”外,GPT是什么我没搞懂。网络上“ChatGPT”的自我介绍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基于 GPT-3 架构,旨在提供人类语言交互能力。GPT-3 是一种预训练语言模型,它被训练在大量文本数据上,以更好地预测下一个词语。ChatGPT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训练,以更好地处理对话场景。它能够根据上下文生成合理的回复,并且具有一定的语义理解能力,能够模拟人类的对话方式”。
嗯,这是冷僻的产品说明文字,个个字都看得懂,但看完还是瞎子摸象,也像坠入万花筒似的迷宫。不如返老还童,像天真小孩一样,敢敢去冲撞时髦。
事缘好奇心驱使,让我在新年后较松懈的那几天里注意到互联网平台上骤然火红的ChatGPT,仿佛是铁板上滋滋作响一片鲜美牛肉,色香味全炸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