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教育方面,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都害怕“问题”,对于这些“麻烦人”,我们的内心很多时候都会有一道墙,把他们拒于门外,但其实,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我们也变成了问题的一方。
隔离病鱼死得更快
这次回家,哥哥的那缸金鱼里,有几条是多年前元老级别的,其他是后来加入这个大家庭的。事情发生在年二十八那天,一条金鱼突然死了,我问我哥怎么了?他说这条鱼的鱼鳃感染,都黑了,他还指出一条当时躲在角落的金鱼说,这条也可能不行了。我问:“这病会传染吗?”他说:“会。”“那为什么不马上把这条鱼隔离起来?拿个水桶另外放?”我问。他回答:“它离开了这个环境,死得不是更快?”我问:“这病有药医吗?”他说:“有,但过年卖鱼的档口都关了,要年初十才能买得到药。”
优质教育就像鱼的解药,能让有问题的鱼起死回生,哪怕知道这是会传染的,与其担心这个病会影响其他,不如审视教育本身够好吗?如何让教育本身解决这些问题?
大年初四我们回新加坡,我一直刻意没有追问,不想增加我哥的压力,内心祈祷希望鱼都平平安安。到了年十三,我想我哥一定给鱼吃了药,就追问“鱼怎么样了?”我哥说:“鱼都OK,没有事!”我很开心,放下了一块大石。之后,我不时回想起这件事,想起我建议要把那条病鱼隔离开来的建议。
“那它死得不是更快?”疾病是会传染的,隔离是能保证其他鱼健康的唯一方法,在没有药的情况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是一个很成立的原因吧,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条病鱼的结局会是什么。而如今的结局给了我一个巴掌,也引发我的思考。
我当时心里一沉,鱼群能顶得过这十多天吗?我哥没有把这条鱼单独处置,我也能理解,但为了保一条鱼冒更大的危险,我觉得不明智,始终觉得这应该是最安全的做法了。但鱼不是我的,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我心里也没有底。于是之后在家的每一天,我都会看看它们怎么样,心里有种吊在半空的感觉,可想而知我哥的心情。
区别对待省力却粗暴
有人说:“生活和工作,其实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年,面对新旧问题是必然的,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新年,可能就是要用更有智慧、更好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愿大家都能找到这把智慧的钥匙,让这个世界更加人性化,和谐,善良,美好。
在学校,在当今的教育环境,我们不是普遍看到这样的情况吗?当发现在集体中存在“有问题”的人,制度就会把他们归类,和其他的分开区别对待,美其名曰:“顾全大局”,要培养精英,在做这样的决定时,我们都知道这些被区别对待的人会有什么变化和结果,但为了要保证这个集体的“干净”“精英”,而“牺牲”这些人,这真的是最正确的做法吗?
今年春节回家喜气洋洋,跟亲友相聚一堂,这是三年疫情之后第一次回家过春节,心情难以言喻。温暖的亲情加上冷冷舒服的天气的加持,时间一晃而过,让我回味,内心感恩和甜美。除了跟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这个春节有一件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不时回想,很值得思考。
我哥在家里养了一大缸金鱼,这是他的多年爱好,之前养过罗汉鱼,还有热带鱼,这几年改养金鱼,看得出他花了很多的精力和心思在这些鱼的身上,养鱼不容易,要保证好水质,如果要鱼的颜色好,鱼食也很讲究,在有四季的地方,水温的控制也很重要,鱼很脆弱,很容易就生病,有些生命力强的就能生存下来,经不起考验的就会死去。
这些“问题人”真的不会有朝一日也变成“精英”吗?还是这是最简单省力但粗暴的做法?大家都有共同生存接受教育的权利,就如鱼缸里的鱼,为何有“问题”就要被区别对待,分班分级?让“没问题的”拥有更优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