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娱乐的总时长并没缩短,需求并未削弱,但内容的体裁和形式越来越多元,比如当红的短视频大大挤占了音乐和影视的消费时长,令一切不再有保底。现在入行,除了做好熬过漫长发酵期的经济与精神双重准备,年轻人还会承担比过去更大的风险,需要更强的创业意识;谁拿奖座,再也不是被时代推上领奖台。

随着科技发展,如今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谁都能拍视频当创作者,自制歌曲当独立音乐人,也就决定着整个生态由PGC时代(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过渡到UGC时代(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创作人变多了,门槛也变低了,但不代表当下观众对专业生产内容没需求,尤其是高质量内容。

发酵期过于漫长,对经济实力不足的创作者挑战最大,他们更容易迷茫,甚至萌生退意。1990年代的歌手,大有资质平平但拿到唱片公司好demo,靠几首经典吃一辈子的案例,未来则再难有这种“行业选择人”的好事。

1970年代,人们逐渐养成买唱片、进戏院的习惯。这种先有平台及渠道,再倒推上游生产内容的模式,决定了“行业选择人”。戏院票房好,上游就要迅速拍新戏接档;唱片店生意红火,上游就要不停灌录新专辑。

笔者近期察觉新人中已经很少有误打误撞入行的了。比如大导演赵婷,以及在康城影展拿奖的95后影人们,很多都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毕业。近期结识的创作女歌手Nono陈童言和她的经纪人、乐手,都是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同学。

现在入行风险更大

新一代从业者更多是主动选择加入行业,并做了充分准备。优势是发表作品的平台多元,不像早期被几大玩家垄断,要苦等机会,缺点则是没有雄厚资本,很难瞬间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只能慢慢积累作品和受众,等待被更多人发现。

流行音乐与影视产业都曾历经高峰,是近几十年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与娱乐体裁,却都在近年面临存亡挑战。连是枝裕和这样的大导演也在自传中称影视为夕阳产业,不甚悲观。

年轻人现在入行,是否还有前景?笔者尝试从市场和内容角度分析。首先要明确,过去是行业选择人,未来一定是人主动选择行业。

当时很少科班出身、专业对口这回事,从业人员多数是在片场实战中积累经验。成龙师傅于占元旗下的七小福,最早都是京剧演员,后来转型成为香港动作片大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科班。

“误打误撞”入行

以往演艺圈颇多“误打误撞”入行的幸运儿,即人是被选择的。梁朝伟15岁时辍学,当过报童和电器推销员等,在周星驰鼓励下报考TVB艺员训练班,“误打误撞”成了一代影帝。杜琪峰早期是TVB制作助理,尔冬升是邵氏演员,都“误打误撞”成了电影大师。

行业断代是全球性问题,本地自蔡健雅、孙燕姿、林俊杰之后,很久没有新崛起,能与他们比肩的创作者。现在还在等着被行业选择,恐怕遥遥无期。没有票房、销量作为保底,新人在实现盈利前就没了预支收入,厂牌也缺乏魄力押注新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青黄不接。

要说误打误撞,台北西门町更是演员的福地,从林青霞到桂纶镁,星探只要在西门町一带闲逛,就能遇上明日巨星。

青黄不接是全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