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人之恶毋太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永远不犯错的人。当别人有了过错、缺点,或是不良习惯时,我们要纠正、规劝他,但不能过分严厉的指责、攻击他;太过严厉,则如同恶狗,你打牠,牠更咬你。所以“论人之恶勿太过,要思其堪受”;凡事留一点余地给人,这也是做人应有的厚道。

四、责人之非毋武断:世上的是非、好坏、对错,并非全然绝对的,有时因为立场不同,对同件事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所以当我们责备别人的不对时,千万不能太武断,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判断是非,何妨换个立场想想别人,也想想自己。

·圆融

三、称人之是毋虚伪:称赞别人是美德,但赞美要得体,不能过分,不能虚伪,否则反令人有种被讽刺的感觉。例如对于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你就直接赞美他很慈悲,而不要说他很有智慧;对于一个长相平凡的人,你可以称赞他很有气质,但不一定说他很美丽。所以称赞要恰如其分,要出于真诚,千万不可虚伪。

我不是三头六臂,只是我赞美那名员工:“你来这里几年了?大家都称赞你勤劳、很有贡献。不过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工作必须做调整,这样好了,加你两个月的薪水,你再到别处找一份工作,找到工作之后再回来告诉我。”大部分的人都会欢喜地说:“谢谢!”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佛光山常有一些困难的事情需要承担,但是徒众都不敢承担,都要来找我:“师父,你来帮忙好吗?有个员工做事不规矩,常常乱讲话,应该把他撤职。师父,你来跟他谈谈好吗?”我说:“好,我来。”事后徒众都会问我:“师父,这么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到了你那里,却是如此轻而易举?”

二、教人之善毋太高:有的人热心过度,一心想把自己所能倾囊相授,例如教人电脑、打字、音乐、绘画等。甚至要求人要有道德、有慈悲,要如何做人、处事等等。教人本来是很美的善事,不过“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你要求太高、太多,他做不到,就觉得很辛苦,甚至感到厌烦,干脆不学了。所以,谆谆善诱,因材施教,这是教人之道。

·因缘

如何才能圆融人际关系,首须注意与人相处之忌,四点分享:

一个能举千斤之重的人却不能自举其身,这就是明于责人、昧于恕己者最好的例证。所谓“知人之过易,明己之过难;责人之失易,省己之失难”,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能够处处不搅人我,自然没有是非。人要有所作为,必须发大心、立大志、行大愿,摒除一切人我是非,则周遭的一切都可以变为成就我们的因缘。

“论人之恶勿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