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杂志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力有多大。周刊提供大家每周的娱乐新闻,以及美食、旅游和保健等生活休闲资讯。它是人们在诊所、理发院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解闷的好伙伴,也是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来源,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优》总编辑刘汶錝在近期的编语里就提到:“社会数码化成为大势所趋,加速改变人们的消费和阅读习惯,对杂志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停刊前,请大家多多支持,买一份即将绝版的杂志。

像收集自己的每一篇专栏一样,我珍藏最多的,就是在疫情期间和孩子们一起上封面的那期。当时记者宛纹是在新山的家远距离进行筹备工作。我也参与其中,从服装、化妆到场地都由我安排。老公笑说我是最忙的封面女郎,“倒贴”拍摄。我反而觉得很好玩,而且能没压力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概念,尽情发挥。摄影师Eric还是《优》御用多年的好伙伴,我们开心地完成工作。回想起来,多亏在应对条例管制下,能排除万难配合,今天才会拥有一份意义非凡的“珍藏”。

《优》访问我的每一篇报道我都会收藏。写这篇之前,我把每一本杂志拿出来阅读。小儿子看着不同阶段的我,用不可思议的眼神问道:“妈妈,这是你吗?”我说:“是呀!妈妈老了吗?”他急忙回答说:“没有!妈妈,you looked the same!”他的话把我逗得合不拢嘴。怀孕时吃的甜食,原来是让他日后嘴甜甜用来哄我的。真值得!

谢谢《优1周》让我和家人能出现在你们的行程里。谢谢你们23年来带给读者们无数的娱乐新闻和多元的休闲活动讯息。谢谢你们给了新加坡最“优质的人。情。味”。

今年7月底收到《优》记者宛纹的简讯,邀我分享国庆日感想。她问我最爱新加坡的什么?我的答案是人。情。味。访问刊登后,隔日就收到《优》停刊的消息。我立刻发简讯慰问。相信这个消息对《优》的团队还有忠实读者们来说,不舍之情不在话下。

见证生活许多幸福时刻

我和许多本地艺人一样,在圈子里都得到《优》的眷顾。《优》伴随我在演艺圈的成长,从入行、结婚、生子到育儿过程中,《优》像家人一样见证我生活里的许多幸福时刻。在社媒还没盛行前,每一篇报道对艺人来说都能让观众认识我们。版位不仅有限,艺人也众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能被报道实属不易。 

原本这篇专栏,想请求编辑把我排在10月底,但排期已定在今天。想了想其实那更好,我能借机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三周买一本《优1周》(简称《优》),支持新加坡最后一本实体娱乐周刊。《优》在10月26日就要停刊了。

杂志刊登后,还附加惊喜——在资深高级记者洪铭铧的引荐下,为我开启在《联合早报》副刊写专栏的契机,有了提笔、学习与探索写作乐趣的机会。去年8月,我为“UKids亲子厨艺大比拼”户外活动主持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铁粉阿嬷,除了全程热情参与,她还精心穿上象征《优》的松绿色上衣,带着孙子来做菜。阿嬷说她每星期都会买周刊,而当天是《优》疫情后举办的第一场活动,不管住多远都要来玩。

今天就换我来写你们。先来点广告时间——接下来,《优》除了继续提供精彩的内容,也会加入一些特辑,包括这些年最受欢迎的封面,名人明星分享他们与《优》的一段情等。我也会参与细说与《优》的情谊。

最忙的封面女郎